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四十三章 戰事告一段落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何夕知道燕王與吳高的紛爭的時候,韃子已經退過了長春堡。
各方面的損失很快就匯總到了何夕這裡。
何夕其實也很惋惜吳高錯失良機。對吳高這個人的使用也有了自己的想法。將來如果要人守一個地方,用吳高最合適不過了。只是指望吳高主動進攻,或者打贏一場大戰。卻是不行了。
他本人就沒有這種想法。
不過,天下之間,全才本身就不多。而且吳高的背景,今後也不能不用啊。
損失固然不大。
但是今年發動北伐,幾乎不可能了。
不過,燕王的表現也讓何夕很高興。
何夕最在意的自然是他在遼東的基業,但並不代表就沒有勝負欲,並不代表,就想硬生生吃這一塊。何夕內心之中就願意,雖然他背景厚,即便有一些失誤,也不會被責罰。但是何夕也不像沾上汙點。
好在有了燕王這一擊,這一戰好歹能遮掩下去了。
而且這一戰之後,今年應該沒有大的戰事了。因為日本那邊也傳來的捷報了。
何夕捏著幾分軍報,與各路的損失,心中暗道:“本來覺得元廷已經是一個死老虎了,不想還要咬人。就權且寄人頭於項上,明年,且等明年。”
------
遼東的軍報,與日本的捷報此刻也到了北平。
太子先看了遼東的軍報。
從軍報之中字裡行間,讓太子想起了靖難之間的種種記載。這一戰之精彩,遠遠比不上靖難中數次惡戰。但是燕王軍事天分已經顯露無疑。讓太子恍惚之間,一絲絲懷疑在心底產生。
不過,隨即太子內心之中的想法就被他自己按住了。
太子心中暗道:“朱標啊朱標。燕王是你弟弟,豈能無端懷疑兄弟,他既然已經答應你遠走漠北,你還想怎麼樣?非要手足相殘,才可以安心嗎?如此非要如此,你這幾十年讀得什麼書?做得什麼太子。”
太子自我反省一番。對燕王並非沒有擔心,但已經在合理範圍之內,所謂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。在太子這裡還要加上兄兄弟弟。
也就是說,弟弟願意做一個弟弟的樣子,不覬覦他們不該覬覦的東西,太子就願意做一個好兄長,好太子,但是如果弟弟們不安分,也就不要怪他身為太子,國之儲君,以國法處置了。
隨即,他在軍報上新增了幾段文字,讓人發往南京。
軍報上幾段文字,並不多。卻是對這一戰的定型。
這一戰是勝是負?很不好說。
以擊退敵軍而論,自然是勝的。但是這是大明開國之時,而不是明中後期,僅僅是擊退,很難說是勝利,畢竟讓韃子深入邊疆數百里,殺戮各方百姓過萬人的行為。很難說是勝利,雖然其中漢人不多,因為漢人看到烽煙都躲在城堡之中。但那些在邊關依附於大明的部落,他們可沒有什麼城堡可居住。自然被劫掠了。
但是太子這一段批語一下。
這戰事就可以定性了,是勝仗。
這個勝仗並不以擊退定性,而是斬首數千定性的。
其實,蒙古這一次南下,陣亡不僅僅數千人。只是很多屍體並沒有落在大明手中。畢竟,蒙古人有軍規,只要能搶回死者屍體,就能繼承死者的財產與家眷。
自然不會輕易將屍體留給明軍。
不過,即便如此數千斬首,也可以忽略之前的損失了。
並對燕王打加褒獎。
隨即太子又想了想,讓人將褒獎燕王的話,一式兩份送到晉王府,與秦王府之中。
大明最強大的幾個範圍,秦,晉,燕,齊。其中燕,齊已經各自有了方向。唯有秦晉,似乎要頑抗到底的。太子自然要敲打一二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