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八十章 好訊息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一百八十章好訊息
就韓國公來說,他投降是可以的。但是有些事情,必須說清楚。要保全他與他身後很多的利益。
但是何夕對降將的條件是很苛刻的。
畢竟,在何夕未來的計劃之中,洪武年間的很多勳貴,今後也就是閒散貴族而已。想要擁有洪武年間的權力與影響力,想都不要想了。那是不可能的。
能投降的大將們,各自有各自的想法。
梅殷就不說,他被長期閒置。屈居西寧彈丸之地,內心之中豈能沒有想法,而且朱允炆根本沒有啟用他的意思,梅殷不做些什麼,將來朝廷上就沒有姓梅的這號人物了。
宋晟是沒有辦法了。看大勢已去了。而宋晟還能有立功的機會。宋晟的本錢也小。有一個侯爵,已經很滿足了。
李景隆是在南京新鈔之中賺了大錢了。
他覺得他已經將南京朝廷給得罪狠了。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,現在是秘籍的事情,將來未必是秘密。一旦走露風聲。他可以想象,朱允炆有多恨他。為了這一點,他覺得在外比較好,將朱允炆早早搞下臺比較好。
而今馮誠本質上代表了馮勝。馮勝不管是什麼想法?此刻,已經被馮誠代表了。馮勝只能罵罵咧咧的為馮誠出面爭取了。而且馮誠要的並不多。甚至不是宋國公的爵位也行。
本質上這一件事情,並不是很難的。
爵位傳承雖然嚴格,但是皇帝特旨也很容易請來的。畢竟這只是宋國公的爵位傳承,並不是新設立一個國公,這兩者之間是完全不一樣的。
但是韓國公李祺要的就不是這樣的。
他首先要保全的不僅僅是他,還有他身後相當大一部分的人政治權力。而他能該給北京朝廷的已經不錯了。
即便他不獻出重慶,難道北京朝廷就拿不下南京嗎?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。
只能說,大明朝廷已經沒有那麼多位置了。
就是梅殷本人也不大希望韓國公投降。
原因很簡單。
以梅殷為首的政治勢力已經形成了。或許可以成為西北派,或者說降將派。
梅殷,李景隆,宋晟,馮誠,沐春等將領,以及蘭州,臨洮,關中,漢中,四川,雲南等地的文官。這些都是這個派系的。甚至將來河南兩淮投降的人,也能歸到這個派系之中。
未來很長一段時間,這個派系在朝廷之中都會有一席之地的。
而且這個派系的頂尖力量也不算少,涼國公梅殷,曹國公李景隆,黔國公沐春,未來的宋國公馮誠。而且梅殷在未來已經確定轉到文官體系之中了。橫跨文武。即便不如何夕為首的新法派。但是已經是一個龐然大物了。
而梅殷也確定了是這個體系的老大。
首先,梅殷是第一個投降的。李景隆,宋晟等人都是他勸降的。而沐春投降有些不情願。馮誠這個人能力上是缺陷的。只能在軍中,而軍中新法改革,未來馮誠的位置也很堪憂。畢竟將來大戰結束,由文轉武,也是很正常的。
其次,梅殷與中樞的關係,比他們任何一個人都硬。
不管是與何夕的關係,還是與皇帝的關係。
但是,韓國公李祺一過來,是不會加入這個派系的。只會分裂這個派系。韓國公李祺的影響力,超過了梅殷。他過來之後,決計不可能甘於這梅殷之下的。
到時候,很多地方的降臣就未必聽梅殷的話。
即便是沐春與馮誠也未必沒有其他的想法。
這對梅殷是不利的。
戰爭還沒有結束,分贓已經開始了。
不過梅殷即便不願意,也不敢在其中動什麼手腳。他只是將他的想法轉呈上面而已。
-----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