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五十七章 過河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。為了做這出戏,他其實故意放任北軍的進攻,將手中數千精銳都送到了北軍口中,雖然北軍也有相當數量的傷亡,但是這損失,已經讓盛庸牙疼了。

再搭上數千俘虜,過萬人精銳的損失,對盛庸本部損失極大。

他一共也沒有多少萬人。

當然了,這也是思維上的問題。

其實整個過程之中,盛庸做到了最好,幾乎沒有什麼破綻。讓北軍前線將領都覺得這是他們苦戰打下來的地方。根本不是南軍放棄的。

但是對數字的敏感性。卻是葉沈在何夕身邊培養出來的。

每一戰之後,葉沈對這一戰之中各種資料瞭如指掌。傷亡多少,其中戰死多少,受傷多少。重傷不能歸隊的多少,輕傷的多少。俘獲多少,斬首多少。

葉沈雖然沒有算出一個係數。但是相互之間某些特徵,他還是瞭解的。

才會敏銳的感到不對。

而這種能力,是古代很多將領所不具備的。南軍那麼雖然效仿何夕改革,做了很多事情,但是他們對於數學的重視,依然不如北軍。數學已經融入軍中每一個角落了。

不管盛庸做戲做得多好。但是數字是不會騙人的。

葉沈沉思了好一陣子,抬起頭來看著周圍的將士。一個個都充滿了渴望的眼神。說道:“準備過河。立即選擇地方搭建浮橋。廣武山派人去善後。”

葉沈不知道,盛庸在做什麼。

但是葉沈卻又自己的算計,你打你的。我打我的。他不知道廣武山有沒有問題。或者就是他多心了。不過,他決定放棄南軍現成的營地。理由就是浮橋。

其實,單單以建立浮橋而論。廣武山正北方向。並不是最合適的地方。

不過,廣武山不下,幾乎不可能登陸南岸,即便登陸了也站不住腳。而今廣武山在手。就能有新的規劃了。當然了,最方面的規劃,還是沿著原本通到沙洲的浮橋延伸到南岸。那麼南岸的節點就是廣武山了。

葉沈的懷疑,讓他多了一絲防備。

當然了,這也是建立在後方源源不斷的物資供給,讓葉沈有足夠的物資去浪費。如果修建一座鐵橋,那自然是困難無比,但如果單單是一座浮橋,就沒有太大的問題。

畢竟浮橋這個技術,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。宋攻南唐的時候,在長江上建立浮橋,也沒有什麼問題。更不要說而今的北軍。不要說,一道,就是數道也不是問題。

當然了,唯一的問題就是汛期。

黃河發大水的時候,會是什麼樣子。能不能堅持得住,就不知道了。

隨即葉沈又下了一道命令,說道:“傳令金生玉,他可以動手了。”

“是。”立即有人答應下來。

戰爭的主動權,一直在葉沈手中。葉沈雖然一直攻廣武山,但並不是沒有第二手,第三手,乃至於第四手的準備。他覺得廣武山有問題,自然要試探一下。

怎麼試探?或許就是壓力測試。讓南軍顧此失彼,不得不將他們手中的底牌都露出來。

葉沈心中暗暗思索著南邊可能有的底牌,他細細看著一副地圖,這副地圖橫跨整個中原地區,他的目光順著黃河一點點向東。看到了濟南,他忽然問道:“山東那邊有沒有訊息,傅友德還在山東嗎?”

立即有一個參謀開始翻找檔案,最後找到說道:“最新的訊息,是十天前的。傅友德還在山東,甚至探子還看見傅友德出來巡視。值得注意的大概是徐州鐵廠大量物資順著賈魯河西運,大人我們拿下廣武山了,要不要打一下。”

葉沈並不知道,北京方面數個情報機構在山東方面的情報,都被傅友德給清理乾淨了。

所謂情報戰,不就是雙方互派探子,雖然有了一個高大上的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