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五十三章 宋晟新功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無他山西險阻太多了。之前耿炳文在的時候,山西也真是一個鐵疙瘩,難以攻下來。

但是最重要的是,北京的胃口夠大,拿下一個山西,並沒有什麼意思,攻克太原,山西其他的地方,也是可以依靠地勢阻礙的北軍進攻的。當年南北朝大名鼎鼎的玉璧之戰,就是在山西打的。

很容易陷入苦戰之中,而現在的選擇,關中受到威脅之後,山西局面幾乎到了瓜熟蒂落的時候了。一旦南軍難以支撐,山西軍能支援多久?

雖然打下平陽府也可以讓兩軍會師。但是實際上,並沒有什麼實際的作用。

因為平陽府與懷慶府之間大山重重,倒是有一條路,叫做軹關道。也是一條古道,是能行進大軍的。古來很多戰事,都在這一條古道上進行。但是那又如何?

一來,山地後勤運輸太困難了。

這一條路打通並不能緩解雙方的後勤壓力。

二來雙方各自有各自的目標,雖然而今一場大戰,圍繞著洛陽展開的。但實際上,分割成好幾個戰場。他們之間訊息傳遞雖然有一些問題,但是還是可以的。人員物資傳遞,也不是那麼需要的。

再加上軹關道的承受能力,這裡並不是那麼重要的。

當然了,能打通更好。但並不是最優先順序的。

而宋晟選擇這裡,一方面是捏軟柿子,宋晟對山西軍知根知底。自信山西軍比他手中的實力強不了多。另外一方面他看到了如此形勢下山西的搖搖欲墜。

只需打上幾個勝仗,就有可能全取山西。

這攻下一省的功勞,國公不敢指望,但是一個侯爵,未必不行。

宋晟思量很久才有了而今的決斷。

他既然下了決定,就十分賣力。

一渡過黃河,就對山西猛攻。趙庸也不是吃素的。只是趙庸手中能動用的機動兵力少之又少,畢竟山西需要佈防的地方太多了。以至於他手中能與宋晟對陣的兵馬,並不比宋晟多。

再加上宋晟有一個優勢。

不是別的優勢,那就是戰馬。

山西軍這麼多年都是守關。本來配備的戰馬就不多。再西北淪陷之後,幾乎沒有了。而宋晟倒戈到北京之後,雖然還沒有開始整編,就迎來了換裝。

大量新武器都裝備到了宋晟所部手中。

各種火器就不用說了。大多都是庫存貨。

倒不是說,不重視宋晟所部。

而是北京方面對火器進行過幾次更新換代之後,剩下很多火器已經不合戰陣了。因為這一段時間,北京軍事方面的大改革沒有,很多小改革一直在潛移默化的進行。更不要說,宋晟所部雖然大量的裝備了火器,但是本質上,比北軍低一個版本。真將北軍的現役武器,交給這些人,他們還未必適用。

畢竟武器是與戰術息息相關的。

就好像虎蹲炮。這東西在很長一段時間,很實用。一度前線每一個排都轉變幾門。作為步兵的支援火力。但是慢慢的就不那麼適用了。因為營一級別的火力上來了。

虎蹲炮有重量重,射程短等等缺點。甚至很多人覺得,拿著東西,不如多踹幾個手榴彈。這也是因為戰線越來越散了。不管是,北軍與南軍,在戰爭之中都發現一件事情。

在冷兵器時代講勇往直前,是有用的。一身好的甲冑,在面對箭矢的時候,是能做到即便被射成了馬蜂窩,還能頑強作戰的。但是火器時代,不管多勇敢的人,在火器面前都會被撕扯粉碎,任你是關羽張飛,萬夫不當之勇。也是沒有任何辦法的。

只能學會躲避,火器裝備越多,陣營就越鬆散。而火器準頭不行,鬆散了,火器的殺傷力不夠怎麼辦?

涼拌,命是知道。勝利是朝廷的。準頭不夠,多打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