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四十二章 傅友德崩潰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一段時間,也沒有什麼效果,雖然徐州鐵廠已經開始生產了。每天生產出來的火器直接送入軍營之中。但是杯水車薪。
而且長江口的戰事,也影響到這裡。
讓傅友德明白,他想等後勤充足的情況下,與北軍交戰,已經不可能了。
雖然南京方面給傅友德決斷權,也就是傅友德想怎麼打都可以。但是實際上,傅友德那裡有許多選擇。根本就沒有選擇。
傅友德本人想北上,因為他知道,坐守遲早是守不住的。而今即便能守住又如何?將來一定會出問題的。所以要進攻,要掌握戰略主動權。
即便進攻或許會遭遇失敗,但是傅友德本人是有信心全身而退的。
有損失也損失不大。
但是隻要能打斷北軍進攻的攻勢。就足夠了。
否則守的時間長了。上上下下的軍心士氣就非常不堪了。
南軍就沒有未來了。
但是傅友德手中籌碼,根本不夠。
北邊是怎麼樣的銅牆鐵壁。
傅友德自然是知道的。
傅友德之所以要大量後勤物資才要動手,就是知道,必然要用火力將這些地方給一一敲掉。否則難以寸進,就好像北軍在陝西打得一樣。
如果沒有足夠的火藥,在擊破重重防禦之後,遇見北軍主力,也就沒有再戰之力了。
畢竟,火器時代,士卒僅僅是移動的載體,火藥才是作戰的底氣。
而不北上,傅友德就必須西進了。
去支援洛陽戰場。
但是傅友德很清楚,他一離開,山東戰場必然引來北軍的反攻。即便留下人鎮守,但是很多地方都要失守。更重要的是,哈刺不花南下的趨勢難以抵擋。
甚至他覺得最壞的結果,就是哈刺不花的水師與方乘風的水師匯合打通,沿岸所有港口。北軍甚至能夠沿著海岸線直接進入長江。
那問題可就大了。
只是,北軍的海上優勢要比南軍大太多了。
他甚至覺得,他即便不西進,維持而今的均勢,也很難。
畢竟陸軍再厲害,也跑不到海上去。
更何況一旦他西進了,代表整條防線上,南軍都處於被動之中,再也沒有其他機動兵力。後方兵力也因為長江上的事情,根本不可能北上了。
到底該何去何從,讓傅友德很是難以決斷。
傅友德思來想去,還是要等一等。
具體等什麼?
傅友德也不知道,他在等變數。
才能決定進一步戰略。
關中陷入烽火之中,固然問題很多,看上去很兇險,但是傅友德還是相信耿炳文的能力的。倒不是相信耿炳文能守住西北。而是相信耿炳文最少能夠守住潼關。
防禦西線。
耿炳文提出的秦嶺,潼關,黃河防線,傅友德自然是知道的。
他很不願意將來的形勢到這一步,但局勢已經向這一步發展了。傅友德也沒有其他辦法。
領兵打仗,最重要的就是實事求是。
承認現實。有多少兵打多少仗,行就是行,不行就是不行。
這一戰北方來勢洶洶,不可能沒有任何損失。而西北地區已經成為雞肋了。單純從軍事上來說,西北的投入產出比也太低了。投入西北三分物資,只能產出山東戰場一份的效果。
如果朝廷財大氣粗也就罷了。
而今南京朝廷簡直要斷氣了。既然維持不住了,西北放棄也不是不行。只是主動放棄太過弱勢,會損失人心的。所以耿炳文放棄西北,將兵力收縮到關中地區。背靠秦嶺與潼關與敵人拉鋸,也就相當不錯了。
至於山西,傅友德自然不想放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