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三十二章 姚廣孝到松江府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一百三十二章姚廣孝到松江府
松江府一個私人碼頭之上。
紀綱與顧王孫兩個人等在這裡,卻見海上有盞孤燈越來越亮,卻是一艘大船緩緩的靠岸了。姚廣孝從船上下來,紀綱立即上前行禮,將顧王孫介紹給他。
姚廣孝說道:“最近江南局面怎麼樣啊?”
姚廣孝在北京的時候,就已經聽說了江南生亂了。但是怎麼生亂就不知道了。畢竟南北之間情報傳遞還是要費很大功夫的。
紀綱立即將他們做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姚廣孝。
並將而今的局面告訴了姚廣孝,道:“而今南京京營有十萬之眾進入江南一帶,江南血流成河,蘇州城戰死數萬人之多。我估計蘇州城今後十幾年是不可能恢復元氣的。至於其他府縣都有損傷,太湖有百姓聚眾為匪,達數萬之眾。至於江南所有山中,都有了落草的人馬。總之,收拾江南之局面。非數年不可,而這個事情,丁顯還在江南橫徵暴斂,下官估計,這樣的情況下,下一次暴亂就不遠了。”
其中這一次暴動,很多方面是有保留的。
很多人是保有幻想的。所謂暴亂本身就是一種談判的意圖,讓上面看看,你們要收斂,否則我們就真鬧起來。明代兵變大多是這樣,士卒們譁變,長官們只誅殺首惡,然後給大家發軍餉。隨即一鬨而散。
雙方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,只死了幾個人,算是談判的代價。
這也是所有人都想鬧,但是都不願意當出頭鳥。而且鬧起來,雖然有很多口號,比如殺丁顯,免賦稅,平反冤假錯案之類的要求。但是大部分並不要求達到。這本身就是一個談判溝通的態度。
如果朝廷答應了這些態度,這亂子很快就平定,甚至鬧事的百姓會被一些幕後的人出賣給朝廷。
但是朝廷這種決然的態度,殺得血流成河,將很多人的幻想給打掉了。自然要堅持鬥爭到底。大家是穿鞋的時候,是不敢拼命。而今是光腳的了,還不敢拼命嗎?
敢拼命的讀書人才是最可怕的。
姚廣孝說道:“不錯。我萬萬沒有想到,你們能做到這個地步。”
紀綱立即說道:“這都是顧王孫的功勞。”
姚廣孝看了過去,說道:“顧王孫,真的是顧王孫?”
姚廣孝比紀綱還要敏銳,他從顧王孫身上看出了很多東西,單單顧王孫的氣度,有纖細的好像女人的手,就知道他不是尋常人家出來的。而顧王孫這個名字,裡面的講究,姚廣孝也看得出來。
更何況,紀綱是山東人。他對江南士大夫不大瞭解,而姚廣孝可不一樣了。江南顧家的人,他是見過的,不敢說江南顧家當代英傑都大過照面。但是大多都見過。
顧王孫給他的感覺與氣度,那就是他不姓顧。畢竟一家人或者一族人,在長相上或者氣質上有些相似才對。雖然不是絕對,僅僅是姚廣孝一個感覺而已。
顧王孫咳嗽一聲,說道:“草民草字可留。”
顧王孫對於江南之亂的結果,是有預估的,但是他也萬萬沒有想到,南京方面的應對是如此簡單的粗暴,直接派兵鎮壓。這看似很簡單事情。但實際上傷了江南是士大夫之心。
前文說過,士紳是朝廷統治地方的重要基石。朝廷與士紳是相互需要的。而今這種關係硬生生的撕裂。結果是兩敗具傷。
不僅僅很多名門都消失在這一場大亂之中了,更不知道多少百姓死在南京京營的刀槍之下。畢竟,南軍的軍紀並不是太好。而平亂者一件事情,本身就有很多問題。
比如,百姓與亂民之間是很難區分的。
南軍上下,也很難去做這樣的工作。
所過之處,自然是一片鮮血。
最直接的感受就是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