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三十章 蘇州暴動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隨即,整個府衙都亂套了。

如果有人有上帝視角看,就會發現,蘇州府衙的淪陷僅僅是一個開始。蘇州府的官府衙門一個又一個被亂民衝擊。

正如顧王孫所言。

江南士大夫們已經忍受很久了。

說實話,這並不是他們想要的反擊手段。畢竟大部分江南士大夫們都不希望使用武力,是因為真正的刀把子在朝廷手中,他們臨時鼓動起來的百姓,面對朝廷大軍,根本不可能有什麼便宜可以站。

但是那又如何?

顧王孫的遭遇可不是他一個人的。顧王孫而今大有隱姓埋名,吞炭漆面之舉,就是放棄了自己的一切,甚至生命就是要給朝廷一個狠的。

連性命都壓上去,還在乎其他。

士大夫們的軟弱,其實就在於他們是有後路的。出可以為官,退可為在鄉耕讀。甚至實在不行,投降朝廷當佞臣什麼的,也不是不可以的。但是丁顯這一次,是徹徹底底的要命。

沒有江南士大夫的家產,他從哪裡找到大量軍費。

只是,上一次這樣做的人,其實是賈似道。

南宋末年,南京朝廷被軍費壓得喘不過氣來。賈似道是推行了公田法。本質上印交子賣田,用田產做抵押然後發行交子。本質上,就是一個空手套白狼。

朝廷付出交子,將所有田畝都拿到了自己的手中。

而江南有土地的人是誰?是達官貴人,特別是武將。畢竟宋朝在權力上限制武將,就對武將斂財網開一面。而今賈似道的做法,嚴重損毀了這些武將的利益。於是南宋將領紛紛投降。

本質上南宋並不是打不過元朝,而是經濟崩潰導致政治軍事崩潰。

雖然丁顯的做法,與賈似道的做法還是有區別的。但是本質上相差不大,就是對江南地區大加剝削,從而填充大軍征戰的軍費,用大案來代替徵稅。

將江南有影響力大家族一網打盡。

不給人留後路,就不要怪人家拼命了。

所以,當有人第一個動手,立即掀起了鏈鎖反應。

很快蘇州的官員們發現,似乎他們的命令傳不出去的。大部分胥吏一出門都被亂棍打死。有些激靈的。根本不來上班了。調動兵馬,也調兵不起來。

蘇州府是有衛所的。

但是北方屢次調兵,除卻沿海一線,整個江南的兵馬都不是太多的。

蘇州府也不過剩下幾千留守計程車卒,畢竟從那個角度看蘇州府都不需要有重兵。但是請不要忘記,衛所軍吃空餉的現象,數千士卒真正能呼叫的不過一千餘人。

更何況衛所制度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做法。

在蘇州府這裡,就是軍戶與百姓幾乎是混居在一起的。原因很簡單,江南是找不到大面積的空地劃分給衛所的。只能是軍戶與百姓犬牙交錯的生活在一起。

這種情況下,軍戶們對百姓受到的苦難,也是感同身受的。畢竟軍戶們除卻要承受軍事義務之外,他們本質上與大明的老百姓並沒有什麼區別。

在平亂的時候,動作是相當不積極的。

而等他們調動過來千餘衛所軍的時候。卻發現已經不夠了。整個蘇州城已經不在南京朝廷的掌控之中。

甚至亂事沿著蘇州城向四面八方衝擊,無數百姓自發的衝擊朝廷衙門。燒殺下來收棉花的商人。整個江南都失去了秩序。只是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。

比如很多人都看得出來,不要看而今鬧得轟轟烈烈的。

但是南京城外有十幾萬大軍在,江南的亂事反手可滅。誰也不想當這個領導人。而且各地百姓也有自己的想法,所以,蘇州亂事掀起風雲,根本不能形成合力。到處是一盤散沙。地盤越是擴大,這種情況就越明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