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四十四章 耿炳文吐血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趙宗壽沒有說什麼。但是好像什麼都說了。
宋晟深吸一口氣,忽然起身向趙宗壽行禮說道:“我宋家上上下下,就拜託先生了。”
趙宗壽說道:“好說好說。”
對於這個結果他也是很高興的。
這些人都是他將來的政治資源。
作為一個西南土司出身的人,如果沒有足夠的人脈,將來在朝廷上是走不遠的。甚至他現在的地位也很尷尬,根本就是政治掮客,而今在勸降上有功勞,但是將來天下太平之後,自己的位置在什麼地方?他還沒有著落的。
所以他勸降的每一個降將,很可能是他未來的大腿,由不得他不仔細。
宋晟一降,大軍通往關中的道路豁然開朗。
更不要說宋晟在關中多年在各地都有人脈。很多城池根本不用攻打,只要派人傳話,立即有人來投。
大軍一路南下,簡直如行軍一樣根本沒有遇見什麼阻礙。
唯一的問題是,行軍太快了。將大量後勤物資丟在後面了。
比較鐵路並沒有修到蕭關。
一路上後勤運輸很是艱難。
追不上大軍行軍的速度也是很正常的情況。
--------
此刻的耿炳文正在艱難的阻擋瞿能的進攻,聽到宋晟投降的訊息,先是不敢相信,後來不得不信,一口老血都噴出來,差點要了跟耿炳文的命。
耿炳文之所以如此,一方面是前線的戰鬥讓這個七十歲的老者吃不消了。
他本來就年紀大了,這樣的鏖戰,幾天不合眼,年輕人都撐不住。要知道對面,他要對抗的不僅僅是瞿能這個年輕人,還有一個參謀團,這是一個團隊的。
耿炳文身邊並不是沒有幫手。但是這些人根本不能與北京培養出來的參謀團相比。
耿炳文能在戰場頹勢的情況,每一步走得很穩,大軍後撤的並沒有出現太大的紕漏,可見耿炳文付出了多大的心血。畢竟戰鬥之中,撤退才是最難的事情。
這對他的身心健康,有極大的傷害。他只是擔心影響軍心士氣,一直強撐著而已。
其次,就是耿炳文對眼前的戰場絕望了。
這種絕望讓他壓制的病情承受不住了。
能不絕望嗎?
耿炳文與宋晟並不是一天認識,他們共事的事情很長,彼此再瞭解不過了。所以耿炳文將宋晟當成自己的左膀右臂,將他放在最關鍵的位置上。
宋晟一叛,關中局面崩盤已經成為定局了。
如果單單是這樣的話,還不能讓這個老者承受不住。
七十多歲的耿炳文,承受過很多大事,不會這一件事情就承受不了。他其實已經遇見了關中崩潰。畢竟他之前提出的秦嶺潼關黃河防線,並不是心血來潮。
是有原因的。
讓他承受不住的,是宋晟這個人。
他了解宋晟,宋晟作為大明的高階將領,其實能代表很多人的。大明有很多這樣的家族,就如宋晟一樣。
這些人也是開國功臣的,但是並沒有封爵,擔任高階將領,但是位置上卻又一些低。歷史上朱元璋對功勳大開殺戒底氣,就是這些人的存在。
朱元璋對勳貴大開殺戒,但是對這些人卻是加以籠絡,甚至可以說有這些人在,朱元璋才敢殺了這麼多功臣,天下不出什麼的亂子。這些人才是朱元璋的基本盤。
梅殷的背叛雖然影響大,但梅殷有特殊的地方,他是皇親國戚,不管是在南京,還是在北京都有關係,但是其他人可就不一樣了。
這些人都要考慮很多事情,最少自己的親族,自己在朝廷之中的影響力,子嗣的未來等等。
宋晟這個人,決計不是一個蠢貨,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