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三十六章 未來的位子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一百三十六章未來的位子
何夕在遼東剛剛開始的時候,簡直是百廢待興。什麼都沒有,沒有辦法,為了集中人力物力,何夕搞出了一系列的票據。才將遼東的人力物力聚集在自己的手中,搞出了遼東工業的根基。
但是當初就出現了很多問題。
讓何夕簡直是焦頭爛額的。
那時候的遼東本質上,其實就是後世的一個大縣。總共才不到一百萬人。後來是遷徙的人多,才有幾百萬人的。
即便如此何夕已經找到了幾乎他能夠找到的人才,自己也培養出大量的數學人才。才算是勉強維持。但是後來,何夕也是親自將這個正常廢除了。
一方面是吏治問題,下面很多人做的事情,讓何夕觸目驚心。
另外一方面,就是這一件事情容錯率太低了。一旦搞出事情一點,就很容易出問題。
總之,何夕放棄了這些政策。
其實,丁顯也很清楚這些內容。從本質上,南京新鈔就是票據的一種,人為地維持這一種票據,丁顯最後都失敗了。更不要說讓他們維持十幾種甚至更多票據。這裡面的難度有多大。丁顯自然是知道的。
對南京朝廷來說,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。
但是朱允炆並不一定清楚這一點。
朱允炆到底太年輕了。
朱允炆或許自己已經明白這一點了。如果朱允炆直接處理朝政,對南京朝廷來說,將是一場災難。因為很多下面官員都覺得是常識的事情,朱允炆自己卻並不是很清楚的。
就好像這一件事情,何夕當初的政策有多麼龐大的計算量與統計數量。
可以這樣說,在楊士奇與黃子澄能主持了遼東當年的事情,楊士奇而今在北京主持財政,一點也不覺得吃力。即便北京朝廷管轄東西,比之前在遼東多了那麼多。但是工作量上相差並不算太大。
甚至還有所不如。
南京戶部有這樣的資訊處理能力嗎?
要知道,何夕的學說根基之一,就是數學。而南京方面秉承何夕支援的,就是他們反對的。數學在南京方面發展並不好,雖然說方孝孺倒臺了。但是方孝孺也封神了。
丁顯在學術界根本毫無地位可言。他根本沒有能力與方孝孺相比,他做的事情,堪稱倒行逆施,怎麼可能得到下面人支援。
這種情況下,數學人才根本不可能得到好的發展。即便南京民間有一些人才,也不可能願意為丁顯所用。
丁顯之所以提倡這個計劃,是因為丁顯知道,如果今日他想不出什麼辦法,直接對朱允炆說,他現在已經無能為力了。而今他的項上人頭就不是他自己的了。
而他提出辦法,朱允炆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時候,或許還會給他一定的時間。
這些時間,就是他選擇轉機的時間。
來不及也能拖延一段時間。
而丁顯提黃子澄,並不是忽然良心發現,給朱允炆推薦人才。而是他想找人背鍋。將來此事如果不成的話。他不用自己承擔責任。
總之,在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。丁顯總是能想到辦法,也沒有任何底線可言。
朱允炆對庶務不瞭解。但也看出這一件事情的難度。
只是還是猶豫了。
一方面是眼前的局面,無論如何不能繼續下去了。他其實早就知道,超發是飲鴆止渴,但是那又如何?不想辦法維持前線的軍隊,就不要提以後了。
另外一方面,除卻丁顯誰能給他一個新方案。
丁顯固然有很多問題,但是丁顯到底還是有能力的。而方孝孺之流,根本支撐不起朱允炆的想法。
只是朱允炆思來想去,也不能下定決心。他沉思片刻說道:“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