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六十五章 知我者,君也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黃子澄是名副其實的社稷之臣。

他其實也最不喜歡何夕篡位的。

因為這對大明的傷害實在太大了。

這也是黃子澄來勸何夕的原因,並不僅僅是為了首輔之位。

何夕正是從黃子澄口中聽出了其中意味。才忍不住大笑。這種笑聲之中,有一種重新認識黃子澄的興奮之感。

這麼多年了,何夕第一次從別人的口中聽出來,聽出對自己信念的認同。

這種感覺非常好。

薪火相傳,一直以來,何夕的想法都是孤獨的行動。縱然知道何夕是未來之人的朱元璋等人,其實也難以完全理解何夕。

而今,黃子澄今日的思想,並不能讓何夕完全滿意,但是他已經看出來,黃子澄僅僅是一個開始,這也證明何夕的思路是對的。

而今大明已經算是走向已經確定了。

反覆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。

大明帝國主義已經確定了。不可能有反覆了。只是大明帝國主義之後,會走什麼樣的道路?何夕就不知道。

第一個不知道,是因為他不知道未來有什麼變數,這裡說的未來最少幾十年之後了。何夕是看不到了。

第二個不知道,就是不知道他帶來的思想在大明本土化之後,到底會開出什麼樣的花朵。

畢竟,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,是德國古典主義哲學,英國政治經濟學,空想社會主義學說。而這三個來源又是根植於西方的社會深處的。

何夕將自己的學說與儒家相融合。這種融化是互相的。甚至何夕也不能不承認一件事情,儒家最大的特點,是他的可塑性。

何夕不管多反對儒學,但是並不妨礙,何夕的新學在何夕身後,不,甚至何夕不死,都會被列入儒學之列。

也就是說,何夕一系列打擊儒學的舉動,恰恰是給儒學續命了。

這種互相影響,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。

何夕不知道。

不過,看著黃子澄,何夕忽然有信心了。

他相信,他相信他的事業,終究是有繼承的人。只要有人嚮往光明。人總是要先前發展的,湍流激石,百轉千回,終究奔海。

或許有些彎路,是以數百年,上千年的彎路,或許,有些錯誤,會用數萬人,數百萬人,甚至更多的人的犧牲才能彌補。

但是中華文明是有這種自我糾正的慣性與決然的。

歷史有沒有何夕,對大明朝很重要。歷史上有沒有何夕,對於中華文明,其實並不是太重要的。

思想要比物質更重要。

黃子澄只是天下人思想轉變的一個縮影而已,何夕更簡單了自己的選擇。他不是愛惜自己的名譽,而是他的名譽對自己學說的傳播是很重要的。

另外,比起朝廷上蠅營狗苟來說,其實有一件事情,就是他接下來要做的事情。

何夕在笑容之中,收束自己的思緒,說道:“你覺得,我該這樣做嗎?”

黃子澄說道:“這樣做,最為不智,天下已定,拖延一日,陛下的地位就穩固一日,愚夫愚婦們,不會在意天下有今日,是誰的功勞。只會知道,是天子聖德。而且你拖延一日,就令陛下多恨你一日。等到了將來不得不讓權的時候,恐怕積怨已深,難以化解了。到時候進,還是一個篡字,退,何如今日?”

“智者所不取也。”

何夕說道:“不錯,那看來,我要走第三條路才行。這三條路------”

黃子澄說道:“這第三條路,自然是如大人今日的選擇,急流勇退,為而不恃,上善若水,利於萬物而不爭,天下如大人者,恐無一人。”

何夕說道:“你不用拍馬屁。你這麼瞭解我。也該知道我是在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