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五十章 戰爭產業形成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一些收刮。但是實際上,下手並不重,僅僅沒收了南京朝廷的產業。對於其他民產,根本就沒有動。

而今打安南就不一樣了。

不是何夕小看安南小朝廷,就不談那些金子了,單單說銀子,三百多萬兩,就是將安南朝廷上下給賣了,也不會有那麼多的錢,如果真有那麼多的錢,也不知道打得那麼差勁。重賞之下,必有勇夫的道理。

到什麼地方都是對的。

這些錢,自然是安南地方豪強,乃至於寺廟等等一起貢獻出來的。

在資本主義制度下,戰爭是特殊的生意。而今就是這樣的。而傳統農業社會就不行,完全在於戰爭消耗,與戰利品變現能力。

這個戰爭消耗,並不是指戰爭整體消耗的絕對值。

其實工業社會的戰爭消耗在農業社會之上,這一點毋庸置疑。這裡說的相對值。也就是戰爭消耗對整體社會財富比值。農業社會戰爭消耗對於當時社會財富消耗太大了。戰爭一長,就會有餓死人的情況。

工業社會卻不一樣,真正大戰,固然消耗很大。但是隻要不是長期戰爭,不大可能餓死人。就是因為戰爭消耗對於社會總財富比值是下降的。而戰利品變現能力也不一樣。

金銀之物,很多人說他們無用,飢不能吃,寒不能衣,就是因為農業社會,金銀是財富,但是很多時候是有錢,是不能換了物資的。

而今卻不一樣了。

何夕直接用金銀做抵押物物,多印鈔票,這其實還是很低檔次的。而後世,戰爭勝利那一瞬間,股市就已經完成了戰利品變現。

何夕之前還沒有感受到這一點,而今卻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。打仗賺錢,越打仗就越賺錢的經濟模式。

比起老老實實扒科技樹,一點點的將新科技點亮。完成產業的升級換代,還是殖民掠奪來錢快啊。

人人都在罵帝國主義,人人都想做帝國主義。

何夕也不能避免這個誘惑。

甚至何夕覺得,他如果在任期內打下中南半島,將緬甸,暹羅,占城,真臘的財富搶過來,何夕就不用擔心,大明朝廷的財政赤字了。

這種種原因之下,何夕終於決定,放開了打。

反正何夕在北京發展工業的時候,就是有一些畸形的。以軍工為先。而軍工產業在戰後,自然有些落寞,而今還在轉型之中,只是現在才發現軍工產業不是不賺錢。

而是必須兜售戰爭這種特殊的生意才能賺錢。

而今朱雄英又說這方面的事情。

何夕更是不能拒絕。且不說,這對何夕來說也是一件大好事。單單說何夕如果拒絕了。讓朱雄英產生誤判怎麼辦?

雖然而今大明,算是真正大明帝國主義。讓何夕有些不安。但是他依然不願意毀了而今大明。

何夕說道:“謝陛下隆恩,臣就愧領了。”

朱雄英說道:“好,姑父,朕次子也託付給姑父照顧了。”

朱雄英第二個兒子也出生了。朱雄英這也是順手說的。他將二兒子安排給何夕,就是準備讓老二去天竺就藩。一方面是天下間好地方並不多,天竺總比海外一些荒島好太多了。

另外一方面,天竺這一大片區域也不可能都給何夕,安排老二,也算是制衡。

當然了,不是制衡何夕。何夕在大明就都沒有人能夠制衡,去了天竺更是如此,是制衡何家的二代三代。

畢竟,人都是要死的。

但是封地卻是會代代相傳的。

最後,也算是何家與朱家君臣想得的招牌而已。

也有朱雄英對自己血脈的一個備份。

將來的天下是怎麼樣的?朱雄英有時候,也很迷茫的。

不用看何夕給出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