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三十六章 薛貞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三十六章薛貞

薛貞如此著急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
北方工業興起,侵佔大量人力物力。工人們所能賺的錢,遠遠勝過當佃戶的。而整個北方人口都是比較少的。更不要說,很多地方往上數十幾年,都是移民區,本來人口就不多。

而山西卻是北方人口最多的省份,何夕不止一次想打山西的主意。

但是山西的人口,也是有數的。這些年發展下來,山西人口外流嚴重。

這也是為什麼,山西在南北戰爭之中,一直是南方立場的原因之一。畢竟如果沒有民意基礎的話,南軍在山西也不會堅持那麼長的時間。

而同樣的問題,也導致了一個問題,那就是因為山西支撐的時間最長,所受到戰爭的苦難也就越重,畢竟戰爭後期,山西維持三面防線,後方物資都運不上來,全靠山西本地支援,但是山西本地如何能支撐住如此之消耗啊。

而且山西最後投降,在很多事情上都會被壓制。這也是人之常情。更不要說,兗州孔家的下場,山西很多人都看在眼裡。

很多人覺得,估計未來他們的下場,還不如兗州孔家的。

他們怎麼能不想辦法?

這一次會議,就是他們的機會。

何夕心中暗道:“果然定國是會是有意義的。”

如果沒有今日這一件事情,何夕也沒有想到,還有北方士大夫這個勢力。也沒有想過他們已經如此著急了。

何夕其實並沒有刻意針對這些群體。但是問題是,時代發展之下,即便沒有刻意針對,也被時代的浪潮給淘汰了。

此刻,已經到了狗急跳牆的邊緣了。

而今何夕已經掌控全域性了。自然不想看到下面出事情。從而打亂自己的計劃。畢竟北方所謂計程車大夫與江南士大夫還不一樣。江南士大夫的武風,也就一般般。

而北方士大夫可就不一樣了。

他們倒不是想尚武,但是他們的地理環境,讓他們不得不如此。北方儒學不盛,特別是元代遺留下的胡風。很多人都不講道理的。

南方是遺留了宋代尊重讀書人的習慣,而在北方這種習慣需要重新培養。既然不能講道理,自然要講武力的。

這些士大夫們要保持自己的利益,就一定要敢與人動手。哪年搶水不死人啊。

而且何夕也懷疑,薛貞代表的,不僅僅是山西一地。真要爆發起來,看似這些人在朝廷上沒有什麼影響力,估計要比江南士大夫們鬧得要大。

無他,江南士大夫對朝廷影響很大的。對地方影響也大。但是太斯文了。以至於身上很難有豪強的屬性。這也是他們在江南鬧事輕易被平定的原因。

但是北方士大夫們真鬧起來,可就不好說了。

這就是思想的力量,明明憑藉地方上的力量,南方士大夫雖然富有,其實並沒有北方士大夫豪橫。但是他們偏偏能改變規則,讓北方士大夫難以觸及朝廷中樞,被他壓制住了。

只是而今規則改變了。才有一絲出頭之日。

何夕說道:“農業是朝廷根基,這一點也沒有錯。只是工商也是致富之道。強國之路。時過境遷,總要有自新之法。”

薛貞說道:“大人,此事非同小可。學生覺得,有些變化固然不錯。變化太快了。實在讓人無法適應。”

何夕說道:“無法適應就去學習適應,很多事情不會因為你不適應就被停下的。這樣吧,我吩咐下去,今年北方的學校專門給山西一些名額,在太原主持一場專門的考試,如果晉中子弟有出色的,自然可以脫穎而出。”

“如何?”

此言一出,薛貞一愣。一時間不好分辨這個辦法對他們是好是壞。

專門招收山西學子,對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