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四章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關係最親密,沐春與朱雄英也算是熟人,這些年關係疏遠了。但不用幾年,就能恢復過來。
沐春不過沉寂幾年而已。
既然如此,沐春也是有一些傷感的。
不過,這一次定國是會上面有很多東西,何夕還讓下面暢所欲言,說當地情弊。沐春不知道是真的是假的。
只是既然何夕已經說出來了。
沐春就不客氣了。
他想是的就是雲南的治理。
雲南分外三部分,內雲南,外雲南,還有兩者之間的邊界。內雲南,其實就是昆明大理,幾乎上是漢地了。而外雲南,其實就是指雲南南部,也就是而今的緬甸等地。兩者之間,就是雙方拉鋸的地方。
在沐春看來,就形勢而言。內雲南與外雲南中間的邊界地帶,乃是,內雲南的門庭所在。
有了這些地方,內雲南才能安穩。
否則就會面臨南蠻蹬鼻子上臉的問題。
但是問題也在,這裡,如果這些地方,為大明所有,大明對外雲南,就擁有了形勢之地,可以居高臨下,直接將這些南蠻推進大海之中。
麓川等土司,就是因為在各方面的支援之下,才蠢蠢欲動。
沐春當初就跟隨父親打麓川,歷史上他們打得就很厲害。而今大明武器更新換代,更是砍菜切瓜一般。
而沐春內心之中,就有了一個新的想法。
不是別的。那就是南下,直接打到大海去。
畢竟隨著南洋開發,西洋地區也有大量船隻出沒,大明對於印度洋地區,也不是什麼也知道了。
最少沐春就知道,從雲南是能夠打通出海航道的。而出海之後,沒有多遠,就能到南洋總督府。
這對雲南是一個大好事。
無他,雲南想要與內地聯絡太困難了。從雲南到貴州,再到湖南,一路上都是山路,簡直不是人走的路。
貴州地無三尺平。可不是說笑的。
沐家父子大半輩子都在雲南了。沐春也知道,他今後離開了,也很難再回來了。他更想給雲南一個出路。
而今大明天下靠海吃飯的模式,已經很明顯了。但是雲南卻沒有一條通向大海的通道。這也罷了。
雲南聯絡中原的道理也很困難。
說起來,也不過是兩條路,一條是秦代修的五尺路,只有五尺寬,從雲南到四川,另外一條就是從雲南到貴州。
以至於後世稱雲貴,就是因為去雲南一定要先去貴州,
在沐春看來,這兩條路都太過不靠譜。一但有事,雲南很有可能與中原脫離了。
從後世看,很多人覺得不可能,雲南怎麼可能不是中國的雲南。但是問題是,在沐春這個時間節點上,他的擔心並不是假的。
畢竟,雲南剛剛到大明手中,之前數百年都是淪為蠻夷之手的。
沐春怎麼能不考慮,會不會舊事重現啊。
雲南有很多河流,這些河流都是流到印度洋的,只要打通,雲南聯絡印度洋,甚至要比聯絡中原容易。
在此之前,沐春決計不會有這個想法的。
畢竟,他要維繫雲南對於朝廷的向心力,所以,即便雲南到印度道路更容易,沐春也會將這些道路給挖掘開來,決計不許有。
但是而今不一樣了。
大明的艦隊出現在西洋並不是一件難事。或者說大明漢人的商船已經到了。雲南到大海的路線,非但不會讓雲南對朝廷出現離心的問題,還能將雲南納入大明更多的經濟影響之中。
最少雲南的貨物,可以有一個新的出貨方向。
當然了,沐春也知道。其實從雲南出海,還有一條路,那就是從越南走。不過,而今的安南大抵是是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