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十四章 獎罰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二十四章獎罰

很多事情不好預測,但是事後總結的話,還是能看得明白的。

士大夫集團內部,最不缺少的就是聰明人。

這一場戰爭,打得時候並沒有什麼感覺。但是打過之後,他們恍然發現,開國勳貴集團,大半不在了。即便有些留下來的,將來也很難在軍中有多少影響力了。讓朱元璋惱怒到必須殺人才壓制的功臣集團,幾乎煙消雲散了。

其次,就是從洪武后期逐漸成長起來的文官集團,被一掃而空。

對於士大夫集團,他們其實並不在乎一次兩次清掃一空,畢竟不管怎麼樣,治天下都需要讀書人。只是他們對眼前的局面卻感動絕望。

是的,治天下需要讀書人,而讀書人卻未必是他們。

建文在位的時候,辦了數次科舉。既是招納人才,也是收買士大夫之心。這些人出了不少人才。歷史上永樂年間,不少大臣都是這裡面出身的。

但是而今他們都不行了。

凡是建文年間科舉出身的官員,一併打入另冊。如果沒有做官的話,他們讀書人的功名,朝廷也不會承認的。自然也沒有什麼特權可言。

而北方高校聯盟正在源源不斷的有學生畢業。每年都要一兩千人。而今朝廷之中,相當一部分官員都是這些人出身。自己家的學弟們都沒有安排妥當的,誰有功夫安排這些人。

特別是朱允炆的背叛,給了這些人很打的打擊。

因為朱允炆背叛的原因很簡單,那就是以原來的治理模式,是支援不了戰爭的新變化。為了符合戰爭形式的變化,朝廷必須有所改變。這一改變,就打到他們身上了。

如此一來,這些士大夫們都有深深的危機感。

讀書人之所以被看重,是因為天下離開讀書人是玩不轉的。不僅僅是讀書人自己這樣認為,朝廷這樣認為,百姓也是這樣認為。

而今他們忽然發現,離開了他們。朝廷不僅僅玩得轉,而且轉得更好了。

這才是讓他們深刻感到絕望了。

很多人都在想,儒學怎麼了?大明怎麼了?

而今對這些讀書人最大變化是,除卻一些頑固不化,只會說世風不古的孔乙己之外。大部分儒生都想要一件事情,那就是將何夕的學說拉入儒學體系之中。

這其實儒學最強大的優勢,就是包容性。強悍的包容性。

只要不一下子打倒,他們總是要起來的。重新詮釋經典。只是主客易位了。

之前是何夕自己想法辦法,將科學理論思想與儒學掛上鉤,以引士大夫來學習,而今卻是這些人主動去做這一件事情。

可以遇見的未來,何夕一定是儒門的一代聖人。甚至位在朱熹之前。

這都是後話了。最少這些人已經很識趣了。他們對朱允炆比對朱雄英還要恨,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,給自己找不痛快。只是讓他們落井下石,如同那些小人,也讓他們覺得不恥,好歹是君臣一場啊。

所以,沉默就是最好的應對了。

朱允炆的事情蓋棺論定之後,還有其他人。

比如丁顯。丁顯的罪過,自然是往死裡說。不過,何夕在這個時候玩了一個花招。對於丁顯的罪行自然有所偏重的。

無他,對死人的評價,其實不在於這個人做過什麼。而是在於活著的人需要什麼。

就好像丁顯做的一些事情,很多事情都是學習何夕的。何夕如果將丁顯的很多政策都釘死,那麼何夕自己的政策怎麼辦?

所以,何夕更多將罪行敲定在丁顯的私德上。不過,很顯然丁顯的私德也沒有讓人失望。單單論丁顯私下做的一些噁心死,死上幾次,一點也不冤枉。

同時還有一些人。比如韓國公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