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十三章 定國是會召開了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每一個人都知道,其實議題不能說不重要。很重要。
這一場會議整個流程,分為兩部分,一部分是朝廷提出的議題,大家一項一項的議。如果幹涉到誰,不願意的話,可以反對等等。
另外一部分,也就是後半場,他們可以提出自己的議題。讓所有人商議,特別是朝廷。朝廷自然也可以否定了。但是否定也一定要說出來一些。
而朝廷提出的議題,根據重要性不一樣。有的是可以打回去的。比如一些朝廷部門提出的議題。真打回去得罪的估計是幾個尚書。
沒有幾個尚書聯合,這議題也上不了定國是會。
只是,何夕變法以來,尚書這個官職是貶值了。
在大明也只有六部尚書,即便是後來分南北兩京,然後一些尚書的加銜,同時存在的尚書,也不過是十幾個而已,不可能再多了。
而在何夕這裡就不一樣了。何夕將六部拆分成十幾個部門。並將文官之首定為首輔,與內閣大學士。於是尚書官就等而下之了。
如果再加上一些加銜。在而今大明尚書官一共有二十多個人之多。未來很有可能會更多。
這個時候的尚書,已經接近後世某部部長了。
不過幾個尚書聯合起來的,也是一股很強大的政治力量,但是奈何,能夠列席這一次會議的人,都不是尋常人物。
都是地方實力派,畢竟大明原本的文官體系,先被丁顯清理一遍,又被何夕清理一遍,也就是所謂計程車大夫官僚集團,而今只剩下士大夫了。官僚幾乎沒有了。
何夕這幾個月之內,幾乎將北京朝廷給搬到了南京,北京只留下一個維持機構。
這一次會議參與者自然都是地方上的實力派了。
他們很多都是如陸仲亨一樣。
在洪武年間,陸仲亨固然是南洋的地頭蛇,但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不管朝廷的地步,但是這幾年戰事下來,特別是南方,朱允炆為了支撐戰爭,幾乎將南方的兵力調空了。
這讓很多地方出現了權力真空。
而權力也是厭惡真空的。既然朝廷撤走了。自然有其他力量參與進來。所以這來的每一個人,即便最普通的一個人,最少在某縣之中,也是相當有影響力的。能夠代表一個縣很多人想法。幾個人聯合,甚至能左右一兩府的意見。
這些人其實也不是太怕所謂的尚書。
更不要說,還有燕王這樣的巨無霸。
但是有些議題是決計不能反駁的。那就是如今天這個,何夕提上第一個的議題。
很快很多意見都匯總起來。
大家一致認為。朱允炆謀權奪位,令天下混亂,罪大惡極。除卻宗籍,奪去朱姓,下令通緝,並生死不論。
朱允炆潛逃的事情,是瞞不過的。
最後也只能公開承認這一點。
不過,在面對朱允炆問題上,各人的意見也都是不一樣的。
有很多人,表現的很淡然,這些人都是跟隨朝廷打進南京來的。他們對於朱允炆根本不用怎麼評價。畢竟,朱允炆就是他們推翻的。
甚至這些人中的一些人覺得,今天的事情,就是脫褲子放屁,多此一舉。
而很多表現非常激動,一副他與朱允炆不共戴天,一心要殺了朱允炆的人。似乎是與朱允炆有什麼深仇大恨。
但實際上,恰恰相反,這裡面有一些是朝廷進入南京之後,才慌忙投降的。可以說是朱允炆之忠臣了。也正因為這樣,這些人才要聲嘶力竭的證明自己。
證明他們只是被朱允炆矇蔽了。
他們以為他們支援的是大明正統,錯的不是他們,錯的是朱允炆。所以朱允炆罪大惡極。一點也不能放過。
還有一些,卻很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