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十六章 財政方案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二十六章財政方案
政務改革提高徵稅能力。這是其一,其實如果大明朝廷能將朝廷法規之中徵收的賦稅給落實了。那也不是一個小數目。
只是大明官員從來沒有那樣的能力。所以何夕第一刀就砍在這裡。
從南京北京開始,花費數年的時間,將全國絕大數地方府縣都進行改革。
這是一個龐大的任務。
而何夕自然也不會僅僅這一個辦法。
第二就是開禁。
不敢說一切禁令,至少大部分禁令都被解除了。在海上,幾乎所有臨海的縣城都能出海了。在縣裡有新設海關。出海必須納稅。
這是為了鼓勵出口。
大明本來說是一個生產力很旺盛的國家,而今進行了工業化之後,各種物資生產數量大規模提升了。不找出更多的銷路與市場是要出問題的。
所以,鼓勵出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何夕扶持出海的商人,自然不是那些大戶了。而是真正的小商賈。當然了,真正小貨郎,是不可能出海的,他們連船都沒有。但是那些剛剛有了身家。想要更進一步的商人,就是何夕的目標人群。
指望這些官僚商人去冒險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官僚們是最保守的人。這一點也可以延伸到官僚商人那裡,他們更多地希望在特權覆蓋範圍之內經營,這種經營,本質上是就是撈錢。
他們才不敢去闖遠洋的。
但是這些白手起家的商人卻是敢的。
全面開海,也可以將讓很多權貴商人的經營的很多東西變得無用了。
而且何夕為了鼓勵出海,這更是下令海關銀行開始經營保險業務。一方面,固然是為了鼓勵中下商人出海。另外,這保險本質上,也是一件很賺錢的生意,也算是為了緩解朝廷的財政壓力。
鼓勵開海之外,還鼓勵工商業的經營。
這一件事情,卻讓很多人坐立不安。
有人低聲嘀咕一聲說道:“朝廷要與商人共天下嗎?”
這一句話,雖然說的聲音很小,但是卻傳到了很多人的耳朵之中,有些人聽了,只是冷笑。有些人聽了卻渾身一震。
這一句話,也算是窺見了何夕一系列手段背後的想法。
是的朝廷與商人共天下。這大概就是資本主義了。
何夕並不覺得,資本家的節操就要比士大夫好上一點。只是,天下形勢如此,何夕也沒有別的選擇,只能選擇扶持商人。
畢竟時代已經不同了。
何夕知道這一條鼓勵工商,讓很多人並不滿意。但是那又如何?何夕早就不是當初的何夕了。他現在什麼都不用做,就足夠下面的這些人敢怒而不敢言了。
這些人不敢直接反對朱雄英最在乎的正統性,也不敢在變法這一件事情上挑釁何夕。在這一件事情,何夕可比朱雄英更在乎。
就這樣,這一件是本該轟動一時的話語,就這樣淡然過去了。
何夕繼續說第三條。
第三條,自然是幣值改革。
首先是撤銷銀幣。改鑄造銅幣。確定一元紙幣兌換一百銅幣。原本的銅錢全部回收銷燬。
說是銅幣,但是實際上銅含量並不高。還有其他很多金屬的合金。不得不承認,大明在冶鐵這一項技術,進步的也是相當快的。
銅幣鑄造的花色是很好的。
上面是大明元寶的字樣。
其次,紙幣兌換金銀的比例下降,之前,一元錢可以換一兩銀子。但是今後會慢慢做出調整。一元錢,大概永遠換不了一兩銀子了。
甚至未來能夠兌換的銀子,會越來越少。
何夕的操作一句話可以概括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