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十六章 財政方案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國子監,太平理工大學。剛剛籌備建立的大明稅務大學。
再加上何夕準備在南北兩京,分別建立師範大學。
總計十所高校。
何夕並不準備增加更多的學院。原因很簡單,是人手不夠。
是的,北方四個大學,每年畢業一兩千人。放在朝廷上,根本不夠用,須知這一點上,要供應朝廷上用,軍隊之中也要用。還有一些私人公司,也喜歡用。
所以人才搶手得很。
即便從各方面調集一些資源,組建很多大學,一時間也很難保證質量。
而且也為將來弄出隱患來。
學而優則仕,這是千百年來中國土地上的規則。這幾所高校,何夕雖然有意效仿後世的學校,但也有本質的不同。那就是這些學校出來的人,百分之八十,都是要當官的。即便不當官,也在與政府相關的地方工作。
給私人打工的掃之又掃。
也就是說學生數量,幾乎與官吏數量劃上等號。如果說,將來大學生畢業即失業,大明朝廷就會遇見非常嚴重的衝擊。
甚至會動搖根基的。
學生與學生是不一樣的。大明朝大學生精貴的。
終究有一天,大學會成為基礎教育的一環,但是絕對不是現在。
何夕不去管未來的事情,只是確定而今,這幾所高校已經夠了。甚至如果可以何夕都不願意多擴建幾所學校。只是,這是不可能的。
不說別的,朱雄英就完全不允許,南方很多人也是完全不允許的。如果何夕不在南方建立幾所大學,而今大明朝廷上官員大部分都是大學畢業的。那麼如此一來,今後南方人在朝廷上,哪裡還有出頭之日,他們怎麼甘心?
為了平衡南北,這些學校也是要建的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