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十章 朱元璋的思考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下了。而且朱元璋對方國珍這種反覆無常的性子,也感到厭倦,已經決定武力解決了。方國珍派詹鼎來朝。用三寸不爛之舌,為方國珍爭取了投降條件。才有了方國珍一門安穩。
否則,以方國珍數次爽約的行為。方國珍怎麼有善終。
只是,時間長了。朱元璋一時間不記得詹鼎而今任什麼官職了。
徐正效率很高,說道:“陛下,詹鼎而今在錦衣衛大牢之中。”
朱元璋一愣,說道:“他怎麼在大牢之中?”
徐正說道:“詹鼎投奔我朝之後,先在刑部任職,但為楊憲所詆譭。外遷陝西布政使。後專任河南。因為胡惟庸在朝,一直不得入朝。後來胡惟庸倒臺了。專任刑部郎中。因為牽連到逆案之中,免官下獄。”
朱元璋說道:“什麼逆案?”
徐正說道:“是郭桓案。”
朱元璋說道:“怎麼還沒有死?”
朱元璋倒不是詛咒詹鼎。而是,郭桓案已經處置過了。如果詹鼎該死,早就行刑了。如果詹鼎不該死,而今他也應該被放出去了。怎麼還在牢裡。
徐正說道:“奴婢不知道。”
朱元璋冷笑一聲,說道:“朕大概知道。”
大明司法,絕對不是完全清白的。即便在後世,一些案子也未必能調查得清清楚楚的。更不要這個時代了。詹鼎大概就是這樣的。很多東西,說不清楚。說他涉案也行,說他不涉案也對。
這樣的情況下,如果詹鼎在朝廷之中有人脈。或許也就放出來的。
但是詹鼎怎麼可能有人脈。
楊憲是浙西派的大佬。雖然下場不好。而胡惟庸也是淮西派的大佬,雖然下場也不好。但是浙西與淮西,這已經是大明政治版圖的絕大部分了。詹鼎兩邊不靠,還想得好。
根本不要想。
這種情況下,詹鼎沒有被順手弄進郭桓案給弄死,已經是詹鼎的幸運。
或許,不是詹鼎的幸運,而是何夕的影響。
在何夕的影響之下,郭桓案雖然重辦。但是太子主持的。即便都是重辦。朱元璋主持下的重辦,與太子主持的重辦,不是一個概念。
這也是為什麼辦大案,影響很不好的原因。
倒不是說,很多人不應該為自己做的事情付出代價。而是大明刑部,錦衣衛,以及整個司法體系,如何能保證公正,沒有一絲偏差?畢竟在這種大案之中,一絲絲偏差,就是人命。
十個罪犯,有一個冤枉的。冤死這個人的影響,要超過其餘九個罪犯伏法。
方孝孺的父親,方克勤作為一個清官,死在空印案之中。就是一個典型。說方克勤多冤枉,畢竟時代久遠,很多事情也說不清楚了。但是方克勤罪不至死,卻是真的。
如果沒有何夕,朱元璋永遠不會想得這些。
這些東西朱元璋並非不知道。只是他覺得,矯枉必須過正,亂世當用重典。要改變前朝貪汙腐敗等不良之風,必須讓下重手。
而今卻不一樣了。
朱元璋依然嫉惡如仇。但是對方法上,有了更多的想法。比如透過官報這個渠道。已經有好幾個貪汙犯伏法了。真有人給官報寄出實名舉報信。
朱元璋說道:“徐正,你去將詹鼎給提出來,朕要見他。”
“是。”徐正說道。
只是這一次,徐正效率再快。也是兩日之後了。並不是徐正不想提高。而是詹鼎的狀況,實在是讓徐正快不起來。錦衣衛詔獄是什麼情況?詹鼎年紀大了。在錦衣衛詔獄之中,待了好幾個月。
一個健康人進入錦衣衛詔獄之中,幾個月下來,也不成樣子了。更不要說,詹鼎一個老人。而今能活下來,已經是僥天之倖,哪裡還能求其他的。徐正只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