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十一章 誠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即端了一杯水等著。

何夕剛剛拿起水杯,就聽劉三吾開口了。

劉三吾說道:“陛下,臣先恭喜陛下喜得佳婿,宋可以亡,能在此事上講得條理分明,天下不出一張之手,而何大人,必在其中。天生史才,臣佩服之極。臣以為宋之所以內外猜忌,有名將而不能用,有名臣而自相傾軋。皆以為學問不明。道理不修?”

朱元璋說道:“哦,什麼學問,又是什麼道理?”

劉三吾說道:“誠。”

“誠於己,則可以自知。誠於人,則可以盡人性。治國之大本,在於親親,唯天下至誠,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。假使宋君能誠於其臣,何以不能得其才而用之,假使宋臣能誠於其君,則何止自壞君臣之道。”

“咳咳。”何夕猛地將水一飲而盡,說道:“陛下。臣有話想問劉大人。”

朱元璋此刻也不想聽劉三吾的話,因為劉三吾說的話,無非是中庸一套。朱元璋說道:“問吧。”

何夕說道:“劉大人,讀書多少年了?”

劉三吾說道:“老夫孩提讀書,屈指六十年矣。”

何夕說道:“老夫子,可誠於人?”

劉三吾說道:“自然。”

何夕說道:“可誠於己。”

劉三吾沉默了一會兒,說道:“不曾自欺。”

何夕說道:“可誠於君,可誠於天,可誠於鬼神?”

劉三吾說道:“恐怕天下人沒有敢自稱可以做到這些。”

何夕說道:“那麼劉老夫子弟子之中,有幾人能做到這一點?”

劉三吾說道:“三五個弟子還是有的。”

何夕說道:“那劉老夫子,比宋之賢大夫如何?如司馬光,王安石,三蘇,文天祥等人?”

劉三吾說道:“不如也。”

其實問到這裡,劉三吾已經知道何夕從什麼地方下手了。但是劉三吾一輩子修養,明知道何夕要問什麼。也不可能虛言欺人。

何夕並沒有直接說什麼。而是向朱元璋行禮,說道:“臣的話已經問完了。”

已經問到這裡。已經很明顯了。

大明天下治理,需要的官員何止數萬?而天下之間,能有如劉三吾者,不過三五人,即便再多一些,也不過幾十人而已。又能做什麼事情?事實已經很明顯了。何夕就不需要咄咄逼人去追問了。

“陛下。”劉三吾說道:“此乃王道。乃是夫子以來,無數孔孟弟子所追求。道阻且長,卻非畏難之時,陛下開國以來,大興教育,立社學數以萬數,一縣則必有學。令天下讀書聲不絕於道路,則正是陛下之聖德。仁道之始也。”

“天下之事,非不能也,實不為也。”

這從來是儒學的道路,教化天下百姓,提高天下百姓的道德水準,令天下百姓如聖王之時,則天下自然大治。至於其他的,都是小道末結。

一件事情,君子做,自然能做好。一件事情,小人做,自然會做差了。

“何夕,你怎麼看?”朱元璋問道。

何夕知道不能直接反駁。直接反駁,所遇到阻力太大了。劉三吾不是一個人。是天下讀書人的代表。

死一個宋濂,有一個劉三吾,死了劉三吾,還有宋訥, 死了宋訥,還有別人。

思想是殺不死的。

只有新陳代謝。

何夕的目的也不是一點要將儒家掀翻,而是要推行新的國策。這裡面的分寸,就非常重要了。

何夕說道;“劉大人所言有理,然以劉大人所言,恐怕三五百年之內,是到不了劉大人所說的效果。但是天下還是要治理的。故而,治理天下,有萬年之長策。也有一時之長計。劉大人所言固然是萬年之長策。但卻不能因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