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十八章 開課之前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工是何夕的弟子,不敢怠慢。
遇見何夕的事情,都讓葛天工而辦。
如此一來,葛天工的日子就好過了許多。
何夕說道:“這兩日,你就將你的官職交卸了吧。”
葛天工聽了,大吃一驚,跪在地上,說道:“弟子哪裡做錯了,惹得老師不喜,弟子可以改。”
何夕說道:“不是你做錯,而是你做得太好了。讓我於心不忍。你既然叫我一聲老師,我自然要名副其實。明鑑堂之中,我給你掛了一個名字。”
“你過來上課吧。”
葛天工聽了,不知道該歡喜,還是該沮喪。
葛天工其實很滿意,而今他在工部的地位。但是他更知道,有些位置不會留給他的,他一旦放下官位去跟著何夕學習,他在工部的這一切恐怕都不會等他學成歸來。更不要說,他因為研製油印機有功,據說賞賜在即。
他一離開,這賞賜就要打折扣。
倒不是有人貪汙他們。但是有些賞賜,對他來說是晉升的前兆。他離開了工部,這些賞賜就僅僅是賞賜了。
更讓他絕望的是,他不覺得何夕能教給他什麼。
四書五經?葛天工一點基礎都沒有,根本不懂。他也沒有絲毫興趣。至於工匠上的東西,他不覺得何夕懂多少。
只是他很明白,他所有東西是從何而來的。何夕的要求,他根本不能拒絕。
於是,葛天工有些沮喪地說道:“是。弟子明白。”
何夕卻沒有感受到葛天工的心思,此刻的他興致很高,雖然這裡不過是一個破舊的院子。但是在何夕看來,卻是一切開始的地方。
是何夕事業的根基之地。
不過,雖然一切都準備好了。但是距離開課還有一段時間。
這個院子已經掛上了明鑑堂的招牌。但是內部打掃,很多房間的重新佈置了,都是要花費時間了。另外一件事情,就是人員的安排。
雖然明鑑堂而今只有一百多個學生。但是明鑑堂總不能何夕一個人吧。
不說別的,不能所有的課都由何夕一個人講吧。且不說,何夕在很多事情上要備朱元璋顧問。單單說何夕將現代思想,融入古代本來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。工作量很大。
在教學方面他需要助手的。
再說,照料明鑑堂的學生,老師。看家護院,等等工作。總不能何夕一個人來做吧。
好在劉崧原因協助何夕。這都不是問題了。
畢竟,劉崧那可是當吏部尚書的人。這一點小問題,在他看來都不是問題。但是何夕再想從國子監要來其他人,卻是不能了。
劉崧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。經不得操勞。正在何夕想從什麼地方找人填坑的時候。劉崧來找他了。說道:“吏部剛剛派人來打了招呼,說先派來三個人助教。”
何夕說道:“助教?三個?我沒有提過啊?”
劉崧說道:“看來大人您簡在帝心。陛下想到你前頭了。”
何夕說道:“都是誰?你認識嗎?”
劉崧說道:“有兩個認識,有一個不認識。第一個蘇伯衡,是蘇轍九世孫,名門之後。文章大豪。只是他自信過度,常言不宗法程朱。所以一直在浙江當教授。”
何夕一聽,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。
何夕自己知道自己,他在經史上底子很薄,甚至不如國子監生。需要當代大儒來撐場子。這是朱元璋為他著想。
“再有一個叫程汝器是楓林先生的弟子。說起來楓林先生也可惜了。他是沒有師承。否則他的弟子也不會是而今的這個樣子。”
朱升九字訣,奠定了大明江山。但是朱升死得早,後人也沒得到很多廕庇,就是因為朱升是自己學出來的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