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八十二章 提前到來的大考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“第二,建立總參謀制度。科學治軍。削弱將領對部署的控制能力。”

“第三,建立監軍體系,將監軍下放到百戶中。從上到下,每一支軍隊都必須聽從最上層的命令,不允許每一支軍隊擅自行動,徹底解決軍隊可能獨走的隱患。”

這些內容,也是何夕反覆思量得到的結果。

這或許對大明發展沒有什麼用處。但其實上,是大明發展根本。那就是政治穩定。

洪武朝的很多事情,都可以用政治不穩定來說明。

在新朝之中,各方勢力都想多吃一口。開國勳貴們覺得自己是大明的股東,想要多分一些。但是朱元璋一方面不能容忍這些勳貴犯自己法度,但又不得承認勳貴們勢力是相當大的。要給予優容。

只是如果朱元璋將心思放在大明權力爭鬥之上,沒有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。什麼事情都做不了。

但是完成這三項改革,從衛所軍之中挑出野戰軍,其實是弱化地方,弱化勳貴,強化朝廷的舉措。剩下的兩項就更不用說,就是徹底讓軍權為朝廷所用。

如果形成這個格局。那些老將們也可以保全了。文武之間相對平衡也就可以達到了。

何夕的用意,朱元璋一眼就看出來了。只是有些還看不懂,說道:“這參謀制度,就是加強參軍的權力。將主將所需要負責的事情,分給參軍負責,比如,主將出徵,有行軍參謀,後勤參謀。情報參謀,作戰參謀等等。”

“也就是主將只需從參謀的方案之中選出來一個就行了。”

“如此一來,就能限制主將對軍隊的掌控。”

朱元璋皺眉,說道:“這樣的軍隊,能打得了仗?軍中最忌令出多門了。”

何夕說道:“陛下,您誤會,軍中依然是主將為尊。只有主將才能有下令。只是將工作分得很細而已。在戰時,主將也可以不聽參謀的。但要記錄在案。事後查明誰是誰非。”

“臣知道,如果陛下,魏國公這樣大將帥之才,是不需要這樣制度。但是對於,那些平庸的主將,或許就需要一個參謀體系。這個體系或許限制了天才的發揮,但是也提高了庸才的水準。最重要的是不會兵為將有。”

朱元璋立即會意,心中暗道:“如果有這個制度,土木堡之變,大抵不會有了。最少一些蠢貨,不至於下一些白痴的命令。”

而現在的大明已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,在很多戰事上,其實需要的不少,天才們的精彩發揮。需要的是不敗。不敗並不是打勝仗。只要消耗不是太大就能一直打下去。

天下間還沒有哪一個國家能與現在的大明比消耗。

這個制度消弭內患的同時,也不會降低太多戰鬥力。的確是良策。

朱元璋點點頭,說道:“監軍是怎麼回事?軍制之禍,莫過於監軍。重設監軍,還將監軍設到百戶一級。這------”

朱元璋用兵,幾乎不用監軍,並不是朱元璋信任各級將領。而今朱元璋一般任命主帥的副將都擔負的監軍之任。他的前線的控制,是透過人事權進行的。

一般出兵。朱元璋都會派自己的親信將領一同出征。擔任要職。

朱元璋之所以如此做,就是監軍在歷史上太臭了。唐代太監監軍,幾乎斷送了大唐江山。將士們怨聲載道。

朱元璋有懲於此,才用這種控制手段。

何夕說道:“其實,這種監軍是仿造後世新朝的政務制度。毛先生首創的。在最危急的時候,完成了對軍隊控制,才否極泰來的。”

朱元璋一聽了,就想起了。他對毛先生平生看得非常細,是作為自己的對照。朱元璋說道:“這監軍要做些什麼?”

何夕說道:“作為主將的副將,負責軍中士氣,記功。直接受上級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