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九十七章 朱元璋的想法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九十七章 朱元璋的想法
朱元璋淡淡地問何夕,說道:“談得怎麼樣啊?”
朱元璋有些漫不經心地翻著手中的卷宗,何夕並沒有察覺這卷宗不是別的,而是張度複述的雙方談話記錄。就是在何夕與方孝孺商談的時候,張度默默記下來的。張度雖然沒有過耳不忘的能力,但是一點點速記的手段還是有的。他是在兩人離開之後,迅速開始記錄的。
不敢說萬無一失,但也大差不差。
對於何夕來說,朱元璋總是忙碌的。幾乎沒有一個專門的時間見他,一般召見他的時候,手上也有幾卷奏疏,很尋常的事情,何夕並沒有想到,朱元璋正在看的是這個。
何夕說道:“很順利。”隨即將他與方孝孺的談話了出來。
朱元璋其實在心中默默與張度記錄對了一下,發現大差不差。也就沒有繼續追問這些內容。而是說道:“其實,我對理學一直不滿意,但是你知道為什麼朕登基以來,推行理學不遺餘力嗎?”
何夕說道:“請陛下指點。”
朱元璋說道:“你說華夏之所以為華夏?”
何夕沉吟說道:“中國有禮儀之大,故稱夏;有服章之美,謂之華。”
朱元璋說道:“那你知道在元朝是什麼樣子嗎?”不等何夕說話,說道:“中原之中,辮髮橫行,儼然是天下之正裝,渾然不知,漢家威儀為何物?至於寵信邪教,淫-亂沉淪。更不勝言,至於君臣之間,有十八天魔之舞。君臣同樂,開無遮大會,天下以為尋常,混不知羞恥為何物?至於民間,叔收嫂,子收庶母。以為尋常之事,然不知道廉恥該如何寫。此等之天下,乃是中國乎? ”
“不以儒臣正天下之禮儀人心,朕何以治天下?”
“這與喜歡不喜歡,沒有任何關係。是必須做的事情,撥亂反正。”
“其實而今雖然進行了十幾年,但是民間齷齪,朕也沒有清掃完。蓋因天下群臣皆不合朕意,元之無道如此,天下儒臣也不願意盡朕用。”
“這種撥亂反正,必須進行下去。”
何夕一愣,這是他從來沒有了解過的。或許是他常在的地方是南京,南京是什麼地方?是大明的都市,是朱元璋經營時間最久的地方,是朱元璋的龍興之地。任何政策,都是在這裡執行得最好。故而何夕在這裡並沒有看到了,很多奇裝異服。也沒有看見胡服髮辮。
但是整個天下可不都是如南京。南京之繁華,是建立在行政資源上的,並不能代表天下,最多能代表,長江兩岸,江南一帶的民情而已。
何夕想來想去,也不得不承認朱元璋或許真的要這樣做。
別的不說,這種收繼婚制度,即便是何夕聽了就渾身不自在。也根本無法接受。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風俗,還有思想。
元代的思想可以說開放,也可以說是混亂。
回回教在中國流行,甚至蒙古王爺因為基督教信仰發生內戰,什麼長生天,全真教,喇嘛教。到處都有。而且分量都很重。
之所以如此,就是元代統治思想核心的缺失,元代根本不知道怎麼治國。所以這種各種各樣的宗教,就代替了很多儒家的功能。
如果沒有朱元璋,這種情況下。後世的中國人還是中國人嗎?
何夕說道:“陛下聖明。”
朱元璋說道:“聖明就不必了。方孝孺今後不會與你作對了,甚至太子還會讓方孝孺為你這邊出面。你今後言語之間,也不要那麼尖銳了。凡是收著點說,這一次就很好嗎?”
何夕一時間,不知道朱元璋的用意所在。一雙清澈而愚蠢的眸子看著何夕。
朱元璋淡淡地說道:“從今日開始,方孝孺就是你的盟友了。”
何夕心中有幾分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