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章 洪武十六年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少。陛下多少,太子多少,就不好說了。
這樣的事情,在哪一個國家新成立的時候,都是一樣的。
就是現在,歷數開國以來的很多事情,如果按照紅某軍的人來分,是一個樣子,按當年三大主力師來看,甚至四野分開來看,或許很多事情,都有別樣的感覺。
山頭主義,本本主義。後世都解決不了,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。
朱元璋選湯和另外一個原因,就是湯和是最會做人的。湯和年紀比朱元璋大。當初從軍的時候,乃是朱元璋的上官。但是他看出朱元璋有才華,壓制不住,反而成了朱元璋的手下。任勞任怨。從來沒有怨言。
這些年,湯和一直想致仕。
其中是看到了,朱元璋對勳貴的日益不滿。所以想退下來享福,同樣給子孫讓路。
只是湯和越是想退,朱元璋越是不讓退。
無他,勳貴之中,野心勃勃的人多。一個個都覺得自己是命世之才,天下無雙。想要做一番大事,如湯和這樣,沉穩老練,知足常樂的人。反而很少。
如此一來。
朱元璋為什麼,要助長那些人的野心,還不如用湯和,讓他安心。
湯和與何夕不一樣。
而今的何夕, 本質上,不過一小輩而已。但是湯和,卻是實打實的重臣。何夕的調動,朱元璋一句話就行,但是湯和的調動的。即便朱元璋也要與湯和做好溝通。更不要說,湯和之前在西北前線。想調湯和回來,更是牽扯了一系列人事安排。可以說,僅僅三個月,就完成,已經算是快的了。
此刻,十幾艘大船,駛入長江。
何夕站在船頭,迎著江風,一時間,也有一些感慨。心中暗道:“我今日,算是體會了大將軍的威風。”
湯和赴任東南,主持沿海防倭。節制沿海所有衛所。他上任不是他自己,而是帶了足足三千甲兵,光戰船都是有十幾艘。都是那種大船。甚至何夕聽說,這裡面一些戰船,還是當年鄱陽湖大戰的功勳戰艦。
木船隻要保持好,用上百年都沒有什麼大問題。
而且鄱陽湖大戰之前,朱元璋與陳友諒都在瘋狂造船。而之後不久,長江流域為朱元璋所有。戰船本來就多了。之後,自然也不會再造。最多修修補補而已。
何夕沒有真正見識過大船,真正那些遮天蔽日的現代船舶,也僅僅是在影片之中看見過,而今十幾條大船,都是數層高。感覺,好像十幾棟能夠活動的建築物。排列著整齊隊形,排空而下,震撼非常。
“何大人。”正在何夕吹著江風,無限感慨的時候,忽然聽見身後傳來聲音。
何夕立即回頭,看見不是別人。正是湯和。不敢多言,立即行禮說道:“下官不敢當國公如此稱呼。”
湯和雖然一生戎馬,但是此刻早已發福。將軍肚頂得老高。整個人看上去,面團團的,就好像是一個富家翁。不知道是不是何夕的錯覺,他發現,真正頂級的將軍,各有特色。但是最大的特色,就是不像將軍,徐達好像老農一般。而湯和好像一個富家員外。李文忠像讀書人,勝過將軍。反而次一等的將領,身上武將特色是非常的濃郁的。
比如,傅友德,沐英,等何夕見過的將領。
湯和說道:“你是陛下的女婿,安慶小丫頭,私下見了我都喊叔叔。你也如此吧。”
何夕說道:“是,湯叔叔。”
湯和說道:“我在西北兩年,沒有想到朝廷之中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。陛下派給你的差事,我也知道。一直想找你談談,只是京師故舊太多,一直沒空。而今有機會。我們好好談談。”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