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八十七章 醫道未來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八十七章 醫道未來
何夕說道:“戴先生,您也瞭解下面的情況,很多偏遠山區,乃至於軍中,郎中數量稀少。有些地方一個縣才一兩個郎中,根本不夠用。我們需要的是大量的合格的郎中。戴先生培養弟子的心思,我是能理解的。但是比起,大部分百姓根本看不到醫治的希望,我寧可讓一些能治療大多數頭疼腦熱的郎中。”
“讓百姓有最基層的治療。”
戴原禮嘆息一聲,說道:“何大人的心思我明白。但是敢說,越是這樣的地方,頭疼腦熱這樣病,根本不會看,只要來看,就是重症。不到生死關頭,是不會登郎中門的。”
何夕一時間無言。
的確,不要小看勞動人民的智慧,很多百姓對於一些病,是自己有辦法治療的。甚至身體好的,是可以硬抗過去的。只有那些不可逆轉的重症的時候,才去求醫。
這樣的局面,郎中一旦水平不夠,那不是在看病,而是在謀殺。
很多人在家裡硬扛,未必不能扛過去。而在庸醫手下,卻是九死一生。
戴原禮忽然苦笑,說道:“我平素就看不起,用死藥方對活病人。只是沒有想到,我要做這樣的事情了。其實培養大人您想要的病人,只需一年而已。藥方藥理基礎已經打好了。只要讓他知道什麼藥方對什麼病就行了。只是人體千變萬化,不是一個藥方能應付得了的。這樣做,我不知道是功臣還是罪人。”
每一個藥方都是古人的智慧結晶。
很多比較輕的病症,照方抓藥沒有什麼錯誤。因為身體有容錯率。身體健康,能扛。經得起折騰。藥量上有些錯誤,其實也沒有大事,或者有什麼隱患,當時也不知道。
但是病重的情況下,藥方就僅僅是一個指導方向了。
郎中需要根據病人的情況,選擇藥方,斟酌藥量。這還是最簡單的。如果病人身上,有好幾種病。那就更是考驗郎中了。輕重緩急不說,還要考慮藥力相沖,陰陽生克。
現成藥方根本不行,要根基病人情況,將幾種藥方合起來,或者乾脆創立新方。
這才是醫道正途。
但是如果按照何夕的思路,就是一些能懂得用各種成方治病的人。一般情況足以救人,但是病人之中一定會有特殊情況。這種情況下,很有可能就是殺人的。
這些郎中,與戴原禮眼中的庸醫的區別是,一個是迷信古方,照抄不誤,連一個標點符號都帶變的。另外一個迷信的是戴原禮校正好的藥方。本質上,五十步與百步耳。
藥方就這樣了,而辨證更是一個難題。
甚至是中醫之高下,就在這裡了。能判斷出什麼病。才能有抄藥方。一年的時間,只能學一個皮毛。這上面如果出錯,藥方自然不對,殺人更多。
但是戴原禮還是妥協了。
因為他知道,讓天下人都配得上最好的醫療條件,是根本不可能的。有醫生看,哪怕是平庸一點的醫生,本質上也比在家裡等死強。
沒有十全十美,只有不得已。
何夕鬆了一口氣,說道:“我這裡擬了一個章程,戴先生可以看看,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嗎?”
戴原禮看了之後。抬眼看了何夕一眼,哪裡不知道何夕是有備而來。不過即便是有備而來,戴原禮也不在意了。他在意的就是醫道本身。他反而不在乎,一些細節,就是基礎學幾年啊,跟老師幾年啊。等等。
這都是細枝末節。
戴原禮在意的兩點,第一,這種大規模醫學教育,到底行不行,能不能培育出合格的郎中們。不是那種在戴原禮看來,比庸醫稍稍強一點的郎中。而是真正讓他看上眼的郎中。頂尖的高手。
原因很簡單,每一個時代,大量基礎的郎中很重要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