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三十一章 且試試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三十一章 且試試
以朱元璋原本的性子,忠誠不絕對,就是絕對不忠誠。
朱元璋相信這些人是忠於自己的。但是朱元璋不相信什麼無條件的忠誠,朱元璋從亂世殺出來。連親侄子都不相信,見過太多了臣殺君,君殺臣的事情。他最大的對手陳友諒不就是將自己主君給殺了?
朱元璋相信,所有的忠誠都是有附加條件的。
或者說,忠誠與臣服,本身就是一體的。是不能取而代之的次要選擇。
他在一日,這些人都是服服帖帖的。他不在了,這些有怨氣的驕兵悍將,會對少主如何?
“此怏怏,非少主臣。”朱元璋心中立即冒出這一句話,是漢景帝對周亞夫的判斷,於是周亞夫就欲造反於地下了。
只是,此刻朱元璋想起了,何夕給他講過的歷史。
頓時心思有一些變化。
如果按照歷史上的發展,朱元璋非要將這些怏怏之臣給清理乾淨。但是終究是多年的老兄弟了。真的一點感情都沒有?別的不說,就剛剛說的陸仲亨。朱元璋清楚記得。當時他衣衫襤褸。連見能見人的衣服都沒有。身上只有一斗米,是家中最後一點財產,吃完就沒有了。
還是馬皇后給他收拾一下,將衣服縫補好。才像給人樣。
先在自己身邊當親兵,後來看他有出息,才放他出去帶兵。
其實這樣的人,朱元璋派出不少。朱元璋單單收義子,就有三十幾個。但是而今,身邊活躍的,也只有沐舍了。想起當年同甘共苦的日子,想起當年死在戰場的老兄弟。
再想起歷史上,這些人的下場。朱元璋依然覺得,是他們咎由自取。
但是鐵打的心腸,此刻也有一點柔情。
如果可以,朱元璋未必不願意與他這些老兄弟們,善始善終。所以,他雖然一面罵湯和滑頭,但也在思考湯和這個想法。
朱元璋也明白,其中有巨大的好處的。
其實,朱元璋也明白。而今他的班子,是比不上他的創業團隊的。別的不說,將李善長請回來,即便什麼也不做,往中樞那麼一站,下面的情況,是完全不一樣的。
朱元璋的文官體系,大部分都是李善長帶出來的。甚至朱元璋為什麼抬舉浙西集團。就是分李善長的權。
經過詹鼎與何夕的方案。朱元璋也明白一件事情。那就是海上的時候,想要如陸地上一般,一切捏在朝廷手中,那是不可能的。既然如此,海上這些利益早晚要分享出去。如果用這些利益將這些人給收買了。
很多事情就好辦了。
特別是變法。
朱元璋遲遲不肯動手,只是指使何夕零敲碎打地做功課。原因很多。一方面大明這艘大船,忽然一百八十度的轉向,是會出問題的。調頭也要慢慢來才對。
其次,就是利益集團沒有擺平。
其實文官那邊是最容易擺平的。他們是朱元璋養出來的。在洪武年間,根本不能與勳貴集團抗衡。朱元璋最擔心的就是軍中有變。而勳貴們是有能力做出這樣的事情的。
如果能得到淮西集團的支援,朱元璋做很多事情,都是事半功倍。
是的,海洋上的利益很大。但是為了很多政策能順利執行。這個交易也未嘗不可。
只是朱元璋依然感覺憋屈。
因為出身的原因,朱元璋內心深處,其實有一股自卑之感的。在朱元璋成功之前,他的姿態是很柔軟的。遇見問題,也是能迅速調整的。比如,朱元璋明知道舉薦問題多多,但是為了讓大明迅速建立佔領區的統治。毫不猶豫地用了。也算是對地方豪強妥協了。
但是而今的朱元璋並不是當初的朱元璋了。
而今的朱元璋至高無上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