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三十九章 就藩是門生意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何夕心中暗道:“陸仲亨簡直是天生的資本家。為了錢什麼都不要了。簡直沒有底線。”

朝廷境內怎麼可能這樣做?朝廷人力不要錢,或者很少要錢。但是其他人卻沒有這個權力。大明人工即便便宜,總是要給錢的。很多土木工程最大的開銷,就是人員的開銷,即便工價很低,人一多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。

而朝廷也不可能將徵召賦役的權力給商人。因為這種權力代表著朝廷對地方的控制,豈能拱手讓人。

所以讓商人來辦,註定比朝廷來辦花銷多。

更不要說, 商人來辦,侵害了朝廷官員的利益,他們沒有了上下其手的空間。

陸仲亨不是傻子,他知道對一些事情不上心,或者少上心,以為自己身體特殊超然。不在乎,關乎到金錢上,他可是很精明的。豈能想不明白。

不過,陸仲亨這樣的人如果主持南洋事務最合適不過了。

因為不用何夕說,陸仲亨就是將南征南洋喊得震天響的。因為侵犯到他的利益。而以武力從外國獲取利益,然後以生產力壓榨外國。這不是典型的資本家做派。

陸仲亨簡直是無師自通。

何夕將自己心中無聊的感慨收了收,說起了正事,說道:“其實,我以建設靖江藩為開始,並將靖江王拉進來,也是有原因的。禁海是朝廷大政 ,不要朝令夕改。這影響朝廷權威。而我們現在做的事情,名義上是違背朝廷政策的。”

“而靖江藩就不一樣了。朝廷封藩的新政。而今雖然沒有昭告天下,但是兩位叔叔也知道吧。”

“在新政之中,藩王在封地擁有一切權力。只要宗廟不墮。貢品不絕。其他事情朝廷不會多管的。所以,靖江藩開海,是符合朝廷政策的。我們在靖江藩,或者以靖江藩的名義與南洋交易,都是完全符合朝廷政策的。”

這個變通的想法,並是何夕自己想出來的。而是姚廣孝,詹鼎等人商議出來的。

何夕自己沒有多想。但是姚廣孝提醒他,不能將朝廷政策不當回事。是的,他有聖寵。但是很多事情還是要按規矩來。否則將來必有後患。

這才有,這完全合乎朝廷規矩,也能實現自己想法迂迴辦法。

而在這一件事情上,何夕感受到了封藩海外的另外一個好處。那就是政策自由度。

大統一王朝,很多時候政策是不能妄動的。自從商鞅變法之後,中國很難說有成功的變法。很重要的一個原因,大抵是中國太大了。在這樣大的一個國度,想要變法,本身就是超高難度的。

後世很多動作,也都是從試點開始的。

而朝廷其實很難提高地方很高的自由度。但是藩王不一樣了。只要大明維持住而今的體量不變,封出的藩王。即便是再厲害,也不敢違逆的朝廷。那就有了很多政策的試驗田。

就比如而今。

從藩王實驗成功,然後在國內推廣。以大明的體量,即便沒有先發優勢,也不可能被甩開的。歷史大明就是這樣做的。葡萄牙人在東南沿海鬧事的時候,福建水師與葡萄牙人幹了一仗。

吃了一些虧,知道葡萄牙人的佛郎機炮。不出十幾年,佛郎機炮,就在大明遍地開花了。終大明之世,大明與西方之間是沒有代差了。即便西方有一點點技術優勢,大明也能用超大的體量給壓制下去。

比如,鄭家就是這樣的,即便西方戰船很先進。但是老子能用十換一,而且吃過兩三次虧,自己也會造了。鄭家就有自己的夾板船隊。雖然小了一點。

但是清朝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。不被打上門來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樣子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