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三十七章 鎖子甲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三十七章鎖子甲

沐英一連挪到三次靶子,將甲冑放在眼前三十步的距離,才一舉擊穿。

見到這個結果,不僅僅沐英雙眼放光。就連魏國公徐達也微微動容。

無他,三十步太近了。在戰場上三十步,不過幾個呼吸而已。可以說,在這個距離下,即便火銃手能將對手擊殺,也擋不住衝過來的敵人了。

之前都說弓弩手臨陣不過三矢,如果按照三十步來說,那也僅僅來得及開一次火而已。

對戰場的局面有非常大的改觀。

何夕對這個局面,也是微微吃驚的。

在他印象之中,沒有任何甲冑能擋得住火槍的。否則西方騎士那種罐頭盔甲,豈不是大行於世。但事實證明,是火器淘汰了甲冑,而不是相反。

他細細思忖一遍,心中大概有幾分猜測。

第一,明初的火器遠遠談不上成熟。在何夕看來,沐英所用的火銃,不過是一個大鐵管尾部鑲嵌了木柄。而且木柄也是架空的。只能雙手握住,後坐力被雙手支撐,根本沒有抵肩。

看起來就難受。

這還僅僅是設計上的,其他各方面,火銃槍管加工強度。火藥的功效等等。遠遠沒有達到成熟的。甚至僅僅是一個開始。

所以,這個時候的火門銃的威力,並不是太大的。

第二,何夕打造出來的不是鐵甲,而是鋼甲。一字之差,天壤之別。

在此之前,即便用生鐵打出的甲片,也是鐵甲。而且一般來說,用鐵甲也足夠用了。特別是對付冷兵器來說,鋼甲就有些冗存了。更不要說,將一百多片甲片,改成了十幾片。

為了貼合身體。

大甲片每一片都自帶一些弧度。與人身體貼合。如此一來,甲冑結構強度,要比釘在一起的甲片要強。

也是因為如此。

才有這種突出的效果。

魏國公徐達上前細細觀摩一番,說道:“有此甲冑,今後戰事要為之一變了。”

何夕微笑說道:“國公,下面人得力,還弄出兩樣武器。只是在下沒有上過戰場。不知道合用不合用,還請諸位將軍。品鑑一二。”

太子一笑,說道:“何弟,你還給我打馬虎眼。快拿來讓諸位長輩瞧瞧。”

何夕說道:“是。”

隨即一聲令下,拿來了兩樣東西。

一件好像衣服一般的甲冑,不過這衣服是用鐵絲編造出來的。看上去好像一個個細小的鐵環編織在一起。

徐達一看,說道:“鎖子甲?”

何夕說道:“正是。”

徐達將鎖子甲拿起來,掂量一下,隨即從身上拔出一柄匕首,猛地刺了上去,雖然這鎖子甲沒有支撐,立即變形。但是鋒利的匕首在鎖子甲上卻是寸步難行。

徐達說道:“不錯,是一件寶甲。只是和我之前看到的鎖子甲有些不一樣。”

何夕說道:“國公明鑑,這甲冑與西域鎖子甲不一樣,西域鎖子甲是打出來的。這個真是編出來的。”

“編出來的?”徐達有些不相信。

何夕說道:“太子,國公,諸位侯爺,可想看看,這甲冑是如何造出來的?”

太子說道:“何弟,你就別賣關子了。”

何夕一揮手,立即有兩個工匠,將一個木架子拿了來,木架子並不高大。只有一尺寬,上面有一個鐵件好像中件有一個小眼。一個工匠將鋼錠固定好圍子,開始轉動手柄操作。不過一會兒,一根鐵絲,不,鋼絲被壓了出來。一會工夫,一根鋼絲就出來了。

如法炮製,片刻之間。一大把鋼絲就弄好了。

這個工匠立即開始編織了。一會工夫,這些鋼絲就編了一尺見方的甲冑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