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十四章 傅忠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這些東西的何夕,看得雲裡霧裡的。

何夕說道:“多謝傅將軍指點,這火器-----”

傅忠說道:“這火器其實也不用太在意,因為應天府火器最多的地方,並不是在這裡。”

何夕說道:“那是在大內兵仗局?”

傅忠說道:“也不是。”

何夕有些奇怪了,說道:“那是在什麼地方?”

傅忠說道:“是在應天府城頭上,陛下以高築城,廣積糧,緩稱王得天下,而天下城池之最,無過於金陵者,金陵城牆數十里,火器林立。可以說金陵城頭的火器,再武裝幾十萬大軍也不為過。所以,最重要的是甲冑與弓弩。火器可以緩一緩。”

何夕聽傅忠這麼說,這才鬆了一口氣,說道:“這就好辦多了。”

在何夕看來火器最為複雜。因為他搞不清楚,明代火器的思路。明人的火器數量之多,讓人瞠目結舌。即便是明初,也略見一斑了。但是在何夕看來,就好像軍隊不能用萬國牌一樣。軍隊的火器,只需幾種,十幾種就行了。哪裡需要那麼多?

如果讓何夕造火器的,他第一步就是整頓火器。然後挑選,或者重新發明幾樣制式火器。

這都是需要時間,朱元璋給的時間肯定不夠用。

沒有這兩樣,盔甲與弓弩,就是簡單的製造問題了。何夕有信心去解決。

傅忠重複道:“就好辦多了?”語氣之中有一絲嘲諷的感覺。

他可是知道,弓弩與火器,盔甲,為什麼各地衛所製造的少。雖然不單單是因為製作困難,還有一點內外相制的意思。畢竟,比起刀槍盾牌的兵器,這三者在戰爭之中有更大的作用。

而製造工藝也是很複雜的。

比如弓弩,正兒八經的弓弩,不管是弓身還是弓弦,材料都非常複雜。中國流行的一直是複合弓,一把好弓,要準備數年,從選材,到黏合,馴弓,等步驟,需要好幾年的時間,還需要魚膠等好些原材料。

非常麻煩。

甚至這也是弓箭被火器替代的一個重要原因。生產太麻煩了。

而盔甲也是如此。

盔甲並不是打出甲片就行了,還需要大量的編織工作,有細牛皮,一層層地將甲片編織在一起。且不說甲片本身,就需要一錘子一錘子地敲打出來,更不要說下面的細心編織了。

南京軍器局一年也過生產幾萬副甲而已。這還是洪武年間,到了後來,大明京師一年才產一萬副盔甲。

就武備而言,終明一朝,武器生產上估計都沒有超過洪武年間。

正是因為知道,這些工藝的難纏與麻煩。傅忠才覺得這何夕根本就是譁眾取寵。心中暗道:“不知道這何夕走了什麼門路,才得到陛下的賞識,不過如此誇誇其談之輩,他將來的下場,恐怕要剝皮楦草吧。”

傅忠可是知道朱元璋是脾氣。讓朱元璋失望的人。又是什麼下場。

只是傅忠想起下人彙報那一幕。說道:“何秘書。有一件事情,我想請教一下。”

傅忠對何夕打心眼裡看不起,但是何夕倒是挺感謝傅忠的。傅忠這幾句話,一下子省去了何夕很多勞動。如果不是傅忠提醒,估計何夕要多花半天時間,才能得到同樣的結論。那就耽擱時間了。

至於傅忠的臉色,傅忠本來就一把大鬍子,常年出征打仗,臉色粗糙得很,不仔細看,誰知道他是好臉色還是壞臉色。

何夕說道:“傅將軍,有什麼想問的,儘管說吧。”

wap.

/91//.html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