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三十六章 新式甲冑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在鐵錘之下。然後輕輕一放,幾百斤的鐵塊,重重地砸在下面的鐵臺之上。

“崩”的一聲巨響。無數火星飛濺。大有流光溢彩之色。

就這樣連續轟擊三五下之後。鐵塊變成了鐵板,而且是非常薄的鐵板。於是工匠用火鉗,從鍛壓臺上取出,放在火爐邊。用鐵錘叮叮噹噹,一連敲了十幾次。修改鐵甲的邊緣與弧度,還在上面釘出孔洞。方便等一會兒的編制。

一番操作下來。

一片鐵甲就成型了。

另外一塊鐵塊又送到水錘之下。

重複剛剛的過程。

何夕見狀,內心感嘆幾分。

其實,在何夕想象之中,應該直接將鋼錠加工成型。畢竟在何夕看過很多鋼鐵加工影片。簡直揉鐵如揉麵。根本不需要加熱。不知道水錘的力量有限,還是其他原因,反正這些工匠商量之後,就用了這種工序。

首先,用鋼水澆築成型。然後加熱,到通體紅透。然後用水錘鍛造。

雖然多了幾道工序,但是不到一刻鐘。就已經將鐵甲所需的十幾片甲冑鍛造成型。

即便如此,降低了加工難度,但也只有鋼鐵有良好的延展性才行。如果用生鐵的話,承受幾下,非崩碎不可。即便是加熱也是不行的。

這十幾片鐵甲,共計胸甲,臂甲,腿甲,等十幾片。立即有幾個工匠上前,用一指寬牛皮-條,將十幾片甲冑編織在一起。

就這樣。

一副嶄新甲冑就在眾人眼前鍛造成型。

何夕說道:“太子,魏國公,潁川侯,西平侯,這工序還有需要打磨的地步,而今粗粗能看而已,還請諸位不要見怪。”

魏國公徐達說道:“何秘書太過謙虛了,這哪裡什麼粗粗能看,簡直是巧奪天工。”

徐達跟隨朱元璋一路摸爬滾打到而今,他自己都督造過兵器。自然知道一副甲冑需要多少工時。別的不說,一百多片甲片。一天都打造不出來。更不要說其他工序。

而今才不過一會工夫,就能打造出來。徐達估算,只要鋼料足夠,一天下來,足夠打造二十副左右。而且這僅僅是一架水車而已,整個工藝之中,大多數都是成熟工藝。

很容易複製。

以徐達的判斷,很容易推廣開來。畢竟江南水鄉,有太多河流了。足夠佈置水車。

軍器局上萬人,如果全部改成而今的模式。不知道多少可以日產多少。單單這一點,就足夠稱得上巧奪天工了。

傅友德說道:“國公說的極是,不過,甲冑乃是軍器。最重要的是實用,何秘書,可否一試?”

何夕說道:“並無不可。只是我沒有準備。”

傅友德哈哈一笑,說道:“這又何須準備?”隨即聲音調高,說道:“來人,將甲冑架起來。”

片刻之後,一個簡單的木架子給拿了過來。將甲冑撐起來。然後傅友德親自持弓,只聽“崩崩”兩聲,已經射在甲冑上了。只是根本沒有射入甲冑,已經被彈開了。

眾將上前一看,甲冑上僅僅有一個白點。

傅友德說道:“放近點。”

傅友德再次射箭。但即便僅僅二十步,傅友德也沒有射透甲冑。

傅友德武藝超群。他先從紅巾軍,後從明玉珍,再從陳友諒,憑藉的就是一身武藝。二十步之遠,傅友德不是沒有見過。但是那都是精工良匠,細細打磨,可以說每一個都是經年累月之功,存世的也沒有多少府。可以說那都是武勳家族傳世的寶甲。

而這鐵甲,傅友德親眼看到的,幾乎是一會工夫就打造出來的。正因為打造如此容易,這甲冑都是配給士卒用的。也是因為打造如此容易,傅友德下意識覺得質量也不是太行的。

但是而今情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