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九章 初生的大明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不用刀兵為上。
朱標說道:“父皇說得對,這一件事情兒臣也覺得,老師錯了。使者代表大明。梁王隨意斬使,而不加以懲處的話,今後誰還看重大明使節,忠臣義士還願意為大明捐軀嗎?所以梁王此舉,冒犯天威,自取滅亡,兒臣覺得應該遣一員大將,弔民伐罪,執梁王於闕下。”
朱元璋說道:“接下來該怎麼辦?”
朱標一愣。
朱元璋看他沒有想,說道:“這是尋常臣子之見。而我兒為儲君,卻不能這樣想,兵者兇器也,不得已而用之。所以,在用兵那一刻,就要想到收兵的時候。每一次用兵都要有目的,知道什麼時候到此為止。用兵是為了結束戰爭,而不是為了擴大戰爭。你四弟就不懂這個道理。”
這是朱元璋想起了他那個兒子五次掃北。前期也就罷了。後期根本是為了打仗而打仗。朱元璋暗暗評價他:“一將之智有餘,萬乘之才不足。”
只是這些心思,何夕知道。而朱標不知道。朱標不明白老父親為什麼冒出這一句話,但是他下意識為燕王說好話,說道:“父皇,四弟還小,又遠在藩王,沒有父皇您的教導。這些事情自然不懂的,再長大一點就懂了。”
朱元璋看著朱標的眼神有些複雜。
自從知道朱標壽命不長,就在朱元璋內心之中結了一個疙瘩。如果朱標能活到他後面,什麼靖難不靖難的。根本不可能。只是朱元璋到底是開國帝王,他一方面覺得給朱標找一個好郎中。另外一方面,就是思考朱標如果救不過的後備計劃。
這無關父子之情,是一個皇帝的本能。即便朱元璋再喜歡朱標也是沒有辦法。
朱元璋問何夕說道:“何夕你說說吧。”
何夕說道:“西南之地,乃古之西南夷。山高路遠,貴州,呵呵,”何夕忽然想起了,而今貴州那片地方,還不叫貴州,貴州是明代才有的名字。他立即改口,說道:“很多地方,地無三尺平。交通不便。遍地土司,難以統治。甚至今後即便打下來,恐怕也要派人大將鎮守才行。但是雲南之地,可分為內雲南,與外雲南。內雲南,就是昆明,大理一代,外雲南,就是雲南往西南一代,對中原百姓來說,道路艱難,窮山惡水。卻與天竺相通。中原不佔據云南,一旦為西南所有,則西南為其所有,四川,廣西,湖廣,皆被其害。今日梁王不振,有大兵而不能用,他日有云南者,就不是梁王這等酒囊飯袋。朝廷該如何?”
“臣以為,為長遠計,雲南不可不下。”
朱元璋聽了微微皺眉。想起了何夕所言的沐家。開國功臣與大明全始終的,唯有沐家而已,大明在陸地上最後的堅持,也是雲南而已。其實按照朱元璋原本的意思,並沒有一定要拿下雲南的意思。後來動兵,也有幾分形式使然。而今何夕講解明朝的歷史,讓他的想法有了偏移。
雖然說,何夕所言的有外族在雲南立國,會影響大明。也是原因。但並不是最重要的原因。
朱元璋說道:“此事下發五軍都督府,等你徐叔叔從北平回來,再好好商議一下。”
太子說道:“兒臣明白。”
朱元璋隨即又從宋濂代擬的奏疏之中,選出了好幾個不滿意的。當這太子與何夕的面,一個個修改了。一邊修改,一邊教育太子與何夕為什麼這樣做。
同時也讓何夕對現在的大明更加了解了。
洪武十四年的大明,與很多印象之中的大明是完全不一樣的。武將的地位太高了。一般來說,在本省有差事的勳貴武臣,是凌駕於整個三司之上的。而為了訓練衛所軍,備兵防虜,為了修建城池,為了剿滅流寇土匪。為了抵禦倭寇。等等。
都需要各地有勳貴武臣坐鎮。
朱元璋為了防止,這些武臣在地方時間長了。盤根錯節,乃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