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七章 科學之道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類似於名家的學說,不過在推演上更深。也是西方所有學說的根本所在。”
好一陣子,何夕才給朱元璋講清楚什麼邏輯學,什麼是三段論。不過,何夕也發現朱元璋聽得並不愉快。
兩邊都很難受。
科學對何夕來說,已經是習以為常的東西。是隨時拿來用的東西,是很多判斷的前提。是不假思索的東西。而今讓何夕細細講什麼是科學,科學是什麼?這有些難為何夕。
甚至科學一些前提,都是後世婦孺皆知的東西。但是在朱元璋這裡就要重新詮釋。
但不講也不行,不將前提講清楚,後面所謂的科學都不成立。
而朱元璋畢竟五十歲了,已經不是學東西的時候了。對於這些概念性,抽象化的東西,更是理解困難。畢竟朱元璋之前學過的諸子百家與科學共通的地方不多。朱元璋之前的積累不能幫助他理解何夕所說的。反而增加不少障礙。
朱元璋越是努力思考,越是覺得至邏輯學,三段論這些東西。簡直是脫褲子放屁,多此一舉。根本就是一個文字遊戲而已。
之乎者也,能濟何事?
何夕見朱元璋聽得有些不耐煩,立即將科學前提基礎給省略了。說道:“第一要素就是要有普遍意義,第二是可重複性,第三是有量化標準。最直接的科學方法,就是實驗法。”
朱元璋說道:“什麼實驗?”
何夕看了看手頭的紙。又看見,旁邊一個茶杯。將茶杯倒滿,然後將一張紙蓋上去,調轉過來。茶杯滴水不漏。這就是很經典的小學生實驗。何夕說道:“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實驗。”
朱元璋說道:“不過是障眼法而已,一個小小的江湖把戲而已。”
何夕說道:“不,這個實驗其實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。我們身處的世界,看似什麼都沒有。但是存在這大氣。大氣無處不在。只是我們就好像在水裡的魚,感受不到而已。”
朱元璋伸出手,似乎想要摸到所謂的大氣。只是手指觸控之間,卻是空空如也。
朱元璋說道:“這有什麼用?”
這也是中國人的務實,不管什麼學說,第一個要問的,是有用沒有。
何夕說道:“既然明白了這個道理。就可推演出來,一種能在空中航行的船。水與大氣都是一種介質,船能浮在水上。那是因為船比水輕。而尋找一種比大氣還輕的物質。不就能在大氣之中升起來嗎?”
沉默,朱元璋又沉默了。他似乎用力在想,浮在空中的船。心中暗道:“是星槎嗎?”星槎就是神話故事之中,能漂流到銀河之中的船隻。
“你們做到了?”朱元璋說道。
何夕說道:“陛下如何說製造飛天的船,這並不難。早就已經做到了。甚至給我足夠的條件,我也能在大明造出來。”
朱元璋揉著揉太陽穴,他覺得自己與何夕說話,大腦總是跟不上思路。他說道:“別說這些了。你只需告訴我。你們那個時代最厲害的武器是什麼?”
何夕說道:“在武器方面,威力最大的武器。應該是核彈,只需一顆,就能毀滅整個南京城。”
朱元璋一愣,說道:“這不可能。”
何夕說道:“科學的發展,很多時候超出人們的想象之外。就在二戰的時候,美-國往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,毀滅了兩個城市。總共炸死了幾十萬人。而後來幾十年,核彈的威力急速增長。我來的時候,核大國有過萬核武器,都不敢使用,因為一旦使用。將會毀滅世界。”
“而且還有洲際導彈。能在一兩個時辰之內,擊中這個地球上任何地方。”
朱元璋臉上的震驚,再也遮掩不住了。
很多人都覺得人的想象力是可以天馬行空的。但是對大多少人來說,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