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十一章 受命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“時間最多三個月,而今九月份。”朱元璋說道:“如果按傅友德所言,那麼數日之內,他就要動身去西南,調動大軍。京師的軍械要在第一時間送往西南。而你需要做的時間,在第一時間補足京師武庫的缺口。”
何夕見狀,知道這一件事情,容不得自己推脫。事已如此,只能硬著頭皮上了。說道:“臣遵旨。只是有言在先。我只能盡力而為。”
朱元璋微微一笑,說道:“好,俺等著你的好訊息。”
何夕內心之中感到壓力。如果按時間來算,那是一點也不能耽擱。畢竟按照傅友德的想法,大軍出征,也就是這幾日了。今天年底之前,就要將這缺口補上,雖然原材料充足,工匠數量也夠。但是他對打造工藝,這些技術方面的事情,卻不是太清楚的。
而且他也沒有問朱元璋與朱標的意思。
因為他知道,這樣的問題即便是問他們,他們也未必知道。
所以,時間太緊,真是一刻也耽擱不得。
何夕說道:“陛下,臣請陛下授權於臣,今夜就調閱所有工部,兵部,關於武器製造的所有文件。”
朱元璋微微一皺,一時間有些為難。
何夕現在僅僅掛了一個秘書郎,甚至這個秘書郎是幾品官都沒有訂下來。讓他專司此事。掛什麼官職不太好辦。而今也是夜裡了,翰林院值班的人員,一時間也不好找。
沒有翰林院寫聖旨。就不具有合法效益。
朱元璋倒不是不能辦到。但是深夜擬詔書。有些動靜太大。本來明天一早,什麼都好辦。只是何夕非要現在要。朱元璋也知道給的任務太重,這個小小的要求,不好拒絕。
朱元璋想了想。從身上解下一塊玉佩。讓徐正給了何夕。說道:“持此玉佩,朝廷上下暢通無阻。兵部,工部,甚至大內都會配合。”
何夕倒是沒有多想,雙手接過玉佩。卻發現這玉佩質地普通。上面也沒有太繁瑣的花紋,只有中間雕刻一個“朱”字。還填硃砂紅。看上去非常醒目。
何夕立即說道:“臣謝陛下。臣這就去準備了。臣告退。”
太子一邊看得目瞪口呆。
無他,太子知道這玉佩是什麼。
當年朱元璋在濠州城中,混出頭來,娶了馬皇后。在義軍之中也算是一號人物了。一段時間有些附庸風雅起來。這玉佩就是當時賣的。畢竟濠州城在戰亂之中,也沒有太好的玉工。
不過,朱元璋很快就清醒過來。但是這玉佩就留下來。
朱元璋一直帶在身上,作為警醒。
這都好幾十年了。
這玉佩上上下下都認識。
甚至在開國建制之前。朱元璋一度用玉佩作為信物,用來傳令。但是開國之後,就不再這麼做。所以,這玉佩上面雖然沒有寫什麼,如朕親臨的字樣。但效果卻差不多。
太子正因為如此,才吃驚於朱元璋對何夕的看重與信任。一時間,太子內心之中只有一個念頭,暗道:“這定然是我弟弟。”
何夕並沒有看到太子的神色變化。他行色匆匆地離開了這裡。
何夕走後,早已等待的徐正求見。
朱元璋讓徐正進來之後。徐正立即將魯王做的事情說了出來。
朱元璋聽了冷哼一聲。
太子見狀,立即說道:“父皇,十弟年少無知。還請父皇從輕發落。”
朱元璋冷笑一聲,說道:“真的是年少無知嗎?”
何夕很懂朱元璋的心思,在給朱元璋的小冊子之中,對朱元璋的兒子們能交代的都交代了。當然了,朱元璋的兒子太多,有很多人在歷史並沒有留下多少痕跡。何夕就不知道了。
不過自殺自焚的。魯王這種荒唐沒邊的。寧王這個冤大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