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十三章 金筆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,進入宮城之中,在宮城西南角,大片的區域就是宮中十二監的地盤。而銀作局就在其中。

徐保兒是徐正的義子,而保兒,某舍。都是這個時代的常用名。比如沐英,小名就叫周舍。

徐保兒是徐正的身邊的紅人,銀作局上下都不敢怠慢。銀作局主管太監,已經下面大匠,一字排開,都在下面等著。

何夕用一根眉筆,畫出來一個圖樣。說道:“就是這樣。下面有一個金屬筆頭,這裡有一根細管。讓墨水從上面流下來。這裡有一個筆舌,讓墨水不要流得快。外面再有筆桿筆帽。大體是這樣的。”

何夕想要造的就是鋼筆。

很多人用羽毛筆。何夕也試過一下。根本不行,太細了。體驗感非常差。在何夕看來,還不如毛筆。何夕想來想去,覺得鋼筆似乎也沒有什麼高科技。所以想讓工匠試試。

只是何夕並沒有學過畫圖。所以畫出來的亂七八糟的。

下面的工匠看了。

一個老工匠說道;“何大人。這東西我們見所未見,聞所未聞,只能試著造一下。能不能成?”

何夕說道:“沒事,只是我突發奇想而已。如果能造出來,自然是好。但是不能造出來,也不會怪罪你們。不過,這工作量不大。”

老工匠說道:“這話估計要細,並不多。”

何夕說道:“那好,我就這裡等著。”

徐保兒說道:“都別愣住了。快去做事吧。你們每一個都做一個。呈上來看看。”

“是。”這些工匠立即下去了。

何夕在銀作局衙門裡喝了一會兒茶。有些等不及了,就在徐保兒帶領之下,進入銀作局後面的工棚之中。一進去就感到一股熱氣迎面而來。只見一排工匠。都在幹活。

而熱源卻來自每一個工匠身邊的火爐。這些火爐都不大。溫度卻很高,最少能軟化金屬。只有這些金屬軟化了。才能下手打造。旁邊還有一些個小桌子,應該是工作臺。上面擺著不少精細的工具。

何夕看出來,這些工匠已經打出來筆尖的雛形。

何夕細細看了,不由得歎為觀止。這些工匠手巧之極。在他看來,極其簡陋的工藝下,將何夕的要求也達成了。

很快一支筆就到了何夕手中。

這一支筆,是鐵筆頭,以軟木為筆舌。用魚膠定模做筆囊。雖然筆桿與筆帽還沒有做,整個鋼筆透漏出一股簡陋的氣質。何夕將筆拿在手中,熟練的吸墨水。然後寫字。

僅僅寫了幾個字,筆下就有一大團墨。

何夕說道:“不行。”隨即換了一個。

結果另外一支筆,一筆下去,就好像是刀子一般,將下面的字給劃出一個大口子。

何夕搖搖頭,說道:“也不行。”

不過,片刻這些大匠造的筆,都試驗了一遍。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。

何夕說道:“剛剛的問題,你們的看見了。有沒有辦法處理。”

幾個工匠竊竊私語一番,推舉出一個老工匠出來說話,老工匠說道:“大人要的筆,說難也不難。只有兩個難處。第一個難處,就是這筆,中間需要一根細管,用於導墨。只是墨水濃稠,細管太細,時間一長必然堵塞。”

何夕聽了,一時間也沒有辦法。

而今的墨水與後世的墨水完全不一樣。而今的墨水都是給毛筆用的。稠一些,更好。但是對於鋼筆卻不一樣,鋼筆是利用毛細原理。所以中間導墨的細管是越細越好。而今這個時代墨,即便調得稀一些,也難免堆墨積墨。堵塞管道。

徐保兒說道:“你接著說另外一個難處吧。”

老工匠連忙點頭,說道:“另外一個難處,就是這筆尖。這筆尖用鐵的話,太過鋒利。紙張無法承受。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