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四十六章 私訪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四十六章私訪

何夕不知道自己的偽裝,已經被看破。他換了一身書生青衫。帶徐保兒,王千里,已經四五個侍衛。扮成遊學的書生。並沒有在嘉興城中久留。而是直接出城下鄉。

出了嘉興城之後,何夕並沒有確定去什麼的地方,而是順著鄉間的小河,在江南水鄉之中徜徉。走了半日。看見河邊大樹下面,一個老翁將草帽蓋在臉上,旁邊放在魚竿。

何夕下船過去。說道:“大爺,能不能和你打聽些事情。”

大爺連頭上草帽都沒有放下,一擺手,說道:“且去,且去,莫驚了我的魚兒。”

何夕見狀,想了想,讓隨從,折一根竹竿,上面掛了一根繩子,墜下餌。也裝模作樣地垂釣起來。

半日,這老兒將草帽撇開一點,露出眼睛,看何夕還沒有走。說道:“你這公子,想打聽什麼都就打聽,我算是明白了。有你在,我今日就不要想釣魚了。”

何夕說道:“大爺貴姓。”

這老兒說道:“免貴劉。”

何夕說道:“劉大爺,你是哪裡人?”

劉大爺一抬手,指著不遠處的小村落,說道:“劉家村。”

何夕說道:“想來劉大爺在村裡,也算長者了。”

劉大爺說道:“自打皇爺登基,也算是過了幾年太平日子。讓我這老不死得多活了幾年,村裡面的人大多是我晚輩。”

何夕說道:“大爺,劉家村有多少人?”

劉大爺毫不在意地回答:“一百多戶。”

何夕問道:“每畝賦稅多少?”

劉大爺一愣,坐起身來,看著何夕說道:“你是什麼人,為什麼問這個問題?”

何夕說道:“我是國子監生,出來遊學。隨便問問。怎麼有什麼不能說的嗎?”

劉大爺說道:“沒有什麼不能說的。三鬥。”

何夕一愣,說道:“朝廷賦稅,每畝五升多。你家的田賦怎麼比朝廷規定的多上了六倍。”何夕好像想到了什麼。說道:“劉大爺,你家是官田嗎?”

劉大爺冷笑說道:“我家可沒有那個福分。”

何夕有些不明白,說道:“此話怎講?官田的賦稅比民田重了不少。又怎麼算是福分?”

劉大爺說道:“他們可沒有交過。”

何夕越發不明白了。

官田是什麼?是張士誠親貴所侵佔的土地。朱元璋平定張士誠之後,將這些土地規定為官田。讓地方官代為收租。於是官田要交給官府的就是朝廷賦稅加上佃租,是民田的一倍還要多。

官田要比民田負擔重。這才是現實。

何夕說道:“還請長者賜教。”

劉大爺上下打量何夕,說道:“我看你不像是國子監生。倒是好像有心人。”

何夕說道:“大爺過獎了。”

劉大爺說道:“不過,無妨這又不是什麼秘密,狗官做得,我們還說不得嗎?你應該知道,官田是怎麼來的。江南最好的田就是官田。都是臨河靠水的好田,比我們的田產出多少不少,有些好田能有兩倍於我家的田。”

“這些良田,而今都已經不是官田。而被大戶人家佔據了。而這些大戶人家侵佔官田之後,連官田的佃租都不想付了。這不,就讓我們代勞了。”

何夕萬萬沒有想到,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。

朱元璋設定官田,是農民的本質作祟了。他打敗張士誠之後,從張士誠獲得的戰利品,最重要的就是大面積的田產。這些田產該怎麼處置,讓朱元璋放歸百姓,朱元璋捨不得。於是設為官田,本質上,僅僅是吃一分佃租。

這些官田本質上是朝廷田產。如果按照朱元璋本意。這些土地直接由佃戶經營。官府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