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五十章 動手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五十章動手

郭桓微微一笑,說道:“你說得對。我一開始,其實也就是想搞一點錢用來做事。但是我後來發現,戶部都是蠢貨,我挪用了,他們根本看不出來。如此一來,我就想啊。我一心經營政績是為了什麼?”

“自然是升官發財。但是在大明朝,升了官就能發財嗎?未必吧。咱們陛下,算盤打得可真精,大明官員即便成了一品大員又如何?估計不及元大都,丞相門前的七品官。”

“而且還提心吊膽。生怕哪一天不知道怎麼得就得罪了陛下,身首異處。”

“如此一來,我又何必費心思撈什麼政績。只需動動手筆。錢財滾滾而來。要什麼沒有?”

“你說,我又何必要什麼政績。”

何夕說道:“無恥之尤。因為你一己之私,為百姓增加了數倍的賦稅,你難道一點也不慚愧嗎?”

郭桓冷笑一聲,說道:“也只有你這種人才會這樣想,卻不知道這些泥腿子在前朝,有五成收成到手裡,已經是莫大的恩賜。而今賦稅最多的地方,不過是畝取六鬥,算起來不過是六分之一。這哪裡多了。”

“而且這是一個人要的?朝廷摧殘士族,將前朝名族全部遷徙到北方荒蕪之地,你知道而今蘇州最多?乞丐,因為只有扮成乞丐才能回鄉一趟。但是士族就是士族,泥腿子就是泥腿子。即便改朝換代,他們也翻不了天。”

何夕說道:“如此說來,朝廷的官田都是經你手散出去了。”

郭桓說道:“別說得那麼難聽,我只是承認現實,給予方便而已。他們自然也給我方便。”

何夕忽然冷靜下來了,看著郭桓,他從來沒有感覺眼前的人如此陌生,感覺隔了六百年,好像是生殖隔離一般,因為思想的差別,人與人簡直不是一個物種。

忽然何夕反而更能理解朱元璋。

是的,雖然何夕也懼怕朱元璋,朱元璋給他很大的壓力。他與朱元璋之間,有很多地方也是難以相互理解的。但是在大是大非上,朱元璋的觀點反而與何夕相同。

眼前的郭桓,是典型的儒家官僚士大夫,口中都是仁義,地下卻是生意。嘴裡說的不言利,實際上是不言朝廷之利,百姓之利。弄得全部是自己的私利。反而一套一套的。

不說孔子復生,就是朱子復生,見到如此徒子徒孫,恐怕也是要氣死的。

雖然朱熹並不是完人,但是道德水準還是有的。不能算是一個壞人。而郭桓為人聰慧,能力出眾。但是難以稱得上一個好人了。

何夕內心之中殺意洶湧,說道:“聖賢書都讀到狗身上了。”

郭桓說道:“聖賢書?九儒十丐,自此之後,除卻宋濂等幾個傻子,鬼才信聖賢書的。讀聖賢書也不過比要飯強上一點而已。”

其實郭桓所言才是事實。

元朝統治對中國文化的傷害,到底有多大。是很難詳細說出來的。別的不說,單單看宋朝與明朝根本就是兩個畫風。而宋朝與明朝相差不過百年,三五代人而已。

為什麼會這樣?

就是元朝對文化的摧殘。

一官、二吏、三僧、四道、五醫、六工、七獵、八民、九儒、十丐。這是元朝對社會階層的分類。

讀書人僅僅比乞丐好一點而已。

這種情況下,誰還信什麼聖賢書,誰還信什麼子曰詩云。

誠然,元朝後期舉行過一些科舉,似乎將讀書人的社會地位提高了一些,但是奈何,取進士之中,漢人僅僅佔一小部分,而蒙古回回等族裔有更多名額。而漢人之中的南人,也就是原南宋地界的人。更是一小部分的一小部分。更不要說,即便考中進士又如何?

劉伯溫是元朝進士,也是天下奇才。最後下場不過回鄉,即便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