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五十六章 投石問路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不堪為戰。更重要的是糧草。開京那邊說糧草都已經運到這裡的。但是我看了,短缺最少三成。剩下的也都是陳米。兵不行,糧草也不行,而且這個局面下,大王還在下令徵兵。他根本不知道,兵不在多而在精,而今能看的,也就我幾萬舊部。這種局面下,今年明軍進攻的可能性不大,但是明年局面不可想象。”

李成桂沒有說出來,但已經暗示很明顯了。

就不說大明與高麗之間的國力差距。單單是兩位國君,差距也就太大了。一個是白手起家,建立偌大的大明朝。一個是乳臭未乾的小兒。一個用兵如神,千載之下,作為能打仗的皇帝,僅在唐太宗之下,當然了,對於這個排名,朱元璋是不服氣的。只是不能與後世好事者理論,為另外一個,根本不懂什麼是打仗,怎麼才算打仗?

只覺得人越多越好。

鄭道傳沉吟說道:“而今局面,唯有與明軍議和。才是唯一的生路。而大王在位一日,就不行。而今開京內外都在傳,大王非先王之子。”

聰明人說話,不用說得太透。

鄭道傳這麼一點,李成桂立即理解其中意味,他臉上情緒有些複雜,說道:“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?”

什麼地步?有人醞釀,為高麗換一個大王了。

這不是一個人的想法,畢竟眼前的就局勢是明擺著。大明已經出兵,可不是之前幾千人騷擾。高麗很多貴族,對打敗大明軍隊已經失去信心了。當然了,他們並不是李成桂。不能理解戰場上這麼多細節,但是大局是沒有判斷錯的。

當高麗王違背了所有高麗貴族的期望,殺了,也就殺了。

而今高麗王非先王之子,這一則傳言,就是先兆。高麗王王禑,到底是不是先國王王祺之子,這個並不重要的。重要的是,他們不能容忍王禑將高麗帶入深淵之中。

其實李成桂能代高麗而立,建立朝-鮮,也與這種風潮有關。歷史上李成桂根本沒有與大明交兵,高麗撤軍之後,大明還不知道。所以李成桂能夠從容地回軍,藉助手中的大軍,一舉奠定勝局。然後扶植傀儡,最後代而稱王。

而今局面不一樣了。

李成桂雖然打敗了一次明軍的進攻,但是在李成桂看來,根本算 不上勝利。

哈刺不花突入高麗的目的何在?遮掩高麗對息城的援軍,孤立息城,是明軍進攻息城的時候,不受外界干擾。

這個戰略目標達成了沒有?

自然是達成了。

大明圍攻息城期間,從東南方向,沒有一兵一卒的援軍。

只是高麗人自己稱是勝利,用以激勵士氣而已。

鄭傳道說道:“或許不至於此,不過,有人有意將這個訊息傳給我。這裡面的深意,大人------”

李成桂說道:“如此說來,有人想邀請我入局?”

鄭傳道說道:“正是,而今朝廷一半兵力都在大人手中,大人在高麗舉足輕重,任何事情,沒有大人點頭,都是做不來的。所以,他有這個想法,自然要給大人打個招呼。”

李成桂一瞬間有些茫然。

他不是不懂那些人的心思,只是他的心思大半在與大明作戰上,而今一下子轉到開京的蠅營狗苟之中,他覺得有些人傻得可愛,是的,他也覺得當今大王將整個高麗拖入深淵。

殺一百次都不夠。

但是他們似乎沒有想過,殺王禑有用嗎?

在大明下詔書討伐高麗組建徵東將軍府的時候,高麗已經在深淵之中,殺王禑,不殺王禑,區別已經不大了。高麗的生機在戰場上的勝利,而不在一場政-變上。

“你覺得,我該怎麼辦?”李成桂迷茫地說道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