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五十五章 平城之戰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的,最大風險是自己本部成為斷後,九死一生。而自己撤退,雖然有很大風險,但比斷後的風險低。所以,他們都選擇了風險低的那個。

但是當所有人做了有利於自己的選擇。他們卻將自己的處境推入無底深淵。

葉沈雖然在全軍崩潰之後,才決定撤退。但是葉沈一開始就有所計劃,預留了撤退路線。而現在這一條撤退路線,被葉沈本部千餘人用,自然捷足先登。先跑出戰場。

而李成桂不是庸手,放過葉沈也就罷了。這些女真烏合之眾。豈能留不下來。

於是,這一戰,葉沈所部打回了原形,只有千餘騎兵了。其中明軍騎兵佔了八成,有兩成是一些鐵心跟著大明走的人,有女真人,高麗人等等。

葉沈在這裡猶豫了一下,但還是說出來,說道;“我其實覺得,李成桂似乎放了我一馬。當然了,他當時下決定快一下,我不是走不了,但是難免一場惡戰。但是,他那支裝備我軍盔甲武器的騎兵,是在我撤退大半的時候,忽然殺出來的。我部與這一部,並沒有交上手,這與大同江一戰,有一些類似。我一直不知道為什麼?”

何夕聽了,立即起身,來回踱步。口中喃喃地道:“李成桂。”

朝-鮮開國之主。也算是歷史上有一席之地的人。何夕對高麗內部的情況,不是太瞭解。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。那就是李成桂決計不是高麗王朝的純臣。雖然他對葉沈的判斷,也是將信將疑的。但是此刻有一個想法,忽然冒出來,他心中暗道;“李成桂有沒有可能投降大明?”

一想到這裡,何夕心中忽然撲通撲通的跳了起來。

因為這誘惑太大了。

李成桂所部人數不多,但是高麗的絕對主力。比起什麼高麗中樞五衛,還有各地的兵馬,強上太多了。

正如葉沈所言,他衝陣三次,沒有破陣的高麗步卒,他之前根本沒有見過。

步卒對抗騎兵衝擊,最重要的是組織性。這一點做好了,自然讓騎兵無功而返。軍隊也是同樣的。軍隊能戰與否,說白了就是軍隊組織性如何。組織性強大。即便全部打散,三五個在一起,立即組成一個戰鬥小組,繼續戰鬥,組織性弱的,騎兵在陣前一衝,有一個人動搖,不過片刻,全軍撒丫子了。

而高麗大部分軍隊都是後者。縱然僥倖一次衝不破,再來幾次,高麗將領都會穩不住陣腳,卷堂大散。所以,葉沈與高麗軍隊交戰之中,高麗步卒從來是配角,而這一次,卻當了主角。

可見李成桂所部的戰鬥力。

不愧為曾經力抗蒙古大軍的名將。

而且李成桂不是徹底意義上的高麗人。李成桂雖然說是高麗貴族出身,但是李家從李成桂曾祖父那一代開始,就入仕元朝,並取了蒙古名字。雖然說,一直在高麗,東北任職。但是與高麗王朝,畢竟是兩路人了。

而且李家自從李父倒戈,從元朝官員變成了高麗官員之後,在雙城一帶,一直是土皇帝。甚至有一些一方諸侯的感覺。

當然了,高麗大族很多也是這樣的。

只是李成桂掌握了兵權,其他大族沒有。

這一點不一樣,未嘗不能說服李成桂倒戈。

李成桂一旦倒戈,那不是大明多三萬生力軍,而高麗少三萬那麼簡單。更重要的高麗內情,就會向大明完全展開。大明對高麗,有更多分化瓦解的手段。

何夕上陣自然不行,但上策伐謀,藉助大明的威勢,招降納叛,卻是可以的。

葉沈見何夕口中喃喃道李成桂的名字,心中很不服氣,說道:“李成桂也沒有 什麼大不了的。如果我與他兵馬相同,不,我有萬餘騎兵,定讓李成桂來得,回不得。”

何夕微微一笑,也沒有說什麼。畢竟戰爭是沒有如果的。他說道: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