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五十一章 李成桂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並不能上升到寶甲上,可以說雖然愛惜,但是程度有限。
剛剛開始這些甲冑進入軍中的時候,將士好像愛護眼珠子一般愛護這些甲冑,最後等幾乎所有人都有甲冑,沒有甲冑的人,並不是倉庫之中沒有,而是這個人不需要用。總不能讓火頭兵不背鍋,去著甲吧。
對於一些不直接上陣廝殺的輔助兵種,也的確沒有穿甲冑的必要。
到了這個時候,將士們對甲冑的愛護,也就那回事了。畢竟物以稀為貴。當然了,依然有一批愛惜如同性命,但是也是少部分的。
這種情況,李成桂能從繳獲的明軍甲冑,看出端倪。再加上明軍對女真如此大方。
李成桂不得不承認,一個讓他不想承認的事情,那就是這甲冑,就是大明制式裝備,軍中有很多。具體多少,他不知道,但是在他想來,整個大明要裝備了幾十萬副吧。
幾十萬副,已經是他能想到驚天數目了。
那可是甲士。
要知道很多吹噓帶甲百萬,大部分時候都是吹牛。
只是李成桂不知道自己少說了一個數量級。這四五年來,大明生產甲冑在五六百萬副。一副才二十幾斤鋼,對現在大明來說,不算什麼。而今甲冑幾乎不怎麼生產了。因為大明大部分衛所都有足夠的甲冑,還帶庫存。
當然了,庫存不多,朝廷也不會讓下面人有那麼多庫存的。
只是甲冑普及也是需要時間的。從京營到邊軍,從邊軍到內地衛所。再加上明初,法度森嚴,也沒有人敢倒賣,或者敢倒賣的人,現在正在打通關節。等幾年或許才有倒賣出來的甲冑。
故而很多地方聽說了也不相信。
有些真話太假了,反而流通性很差。
所以李成桂沒有聽過這方面的傳聞。只是眼前的事實,已經壓著他喘不過來氣了。
他是最反對與大明開戰的大臣。
原因很簡單,打不過。李成桂高麗第一名將的名頭是他打敗納哈出獲得的。首先納哈出這個軍事指揮能力,不好多說。反正沒有什麼精彩的戰例,更多是靠木華黎家族。
其次,當時大元風雨飄搖,納哈出估計也沒有心思與高麗死磕。
但是不管怎麼說,力挫蒙古人,就是李成桂最大戰績。所以高麗上下希望李成桂能重現輝煌。但李成桂很清楚,高麗是打不過大明的。但是他所想的打不過,並不是高麗軍隊打不過大明軍隊。
作為一個驕傲的將軍,他並不覺得自己的軍隊,比明軍差多少。
他所認為的必敗。那是因為高麗與大明的體量差距。高麗不過比大明一省稍大一點,高麗與大明交戰,能勝一次,兩次,打到第三次,第四次,絕對會敗。神仙也救不了。
這就是國力差距造成的。
但是現實的情況,給了李成桂狠狠一擊。
看而今的情況,區區千餘明軍騎兵,就能擾亂高麗半壁江山。更不要說,大明的武備已經到了他不敢想象的地步了。在他看來,能打敗明軍的,估計只有天兵天將了。
而高麗王,還做著打敗明軍的春秋大夢。
李成桂豈能不失落,難過。
隨即從內心深處,生出一股憤恨之感。
雖然說李成桂父輩不是高麗人。前文說過,李成桂父親本來就是蒙古雙城守將,歸順高麗。但是李成桂在高麗長大,說他對高麗一點感情都沒有,那是假的。
只是這個時候,高麗王禑不改變局面,眼前局勢,就是必敗的。他不管怎麼做,能挽救的不過是早敗,還是晚敗而已。
這又有什麼意義?
李成桂忽然想起父親的李子春的覺得,自己暗中問自己:“是到了重新選擇的時候了嗎?”
李成桂並不知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