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四十八章 聖旨到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是他想不明白。朝廷為什麼忽然做出這樣的決議。這也是他不安所在。

這一次被藍玉贏了面子,其實無關緊要。有些人是年紀越大。就越想要面子,因為他們活著就一張面子而已。但是有些人,卻並不在乎這些。比如馮勝,他才不在乎什麼面子。

他在乎是,這一次沒有判斷出,朝廷的走向。以至於在藍玉面前丟了面子。那下一次啊?

到底哪裡出了問題?

到底他離開京師之後,南京出了什麼事情?

這才是他急切想知道的事情。

沒有了馮勝的阻撓。藍玉組建徵東軍很快的。首先藍玉調了他本部人馬,先行從海道運輸到鴨綠江,防備鴨綠江來敵,最少在大軍次第到達之前,不能讓高麗人越過鴨綠江。

藍玉不等各部準備好,他自己先行一步,從海路轉遼河,再入渾河,直接到了瀋陽要見何夕。

藍玉知道何夕在朱元璋心中分量,這些當初朱元璋與他說這一件事情時候,就已經說明。滅高麗一戰,戰事固然重要。但戰後的事情更重要。所以,高麗這一件事情上,軍事上以他為主,但是更多的事情,是以何夕為主的。

而且正如馮勝所言。這一戰的後勤就是遼東。

何夕用了大半年的時間,已經讓遼東上上下下都是何夕的人。不與何夕商量。很多事情是推進不了的。

所以,藍玉一決定下來,就急奔遼東,與何夕會商。

何夕聽了大吃一驚。下意識說道:“這麼快?”

藍玉說道:“怎麼,對高麗動手,不是你先開頭的嗎?”

何夕心中腹誹:“這個葉沈,我非要打他一百大板不可。”

這是不是何夕的本意,是被葉沈搞出來的。但是後面的人對前線的事情,不是很清楚。但是他們清楚人。一看奏報。首先看這個葉沈是誰的人?一查,啊,葉旺的兒子,給何夕當過親衛。是何夕的人。

那這一件事情定然是何夕指使的。何夕這樣做一定是看到戰機了。

於是藍玉相信何夕的判斷,興沖沖地與馮勝下棋去了。朱元璋相信何夕與藍玉的判斷,直接下聖旨了。

如果不是看在何夕的面子上,聖旨之中,也不會單獨提一嘴葉沈的事情。

但是在何夕看來,這個時候,真不適合開戰。

原因很簡單。冬天不遠了。

遼東的冬天,不,高麗的冬天,也不是一個適合打仗的季節。不信的人,去看長津湖。那樣的冬天,出動大軍,不知道要凍死多少人的了。

今年三月出兵,交戰沒有多長時間,前後不過兩個月,加上修河的時候,也不過三個月,而今已經將八月中秋了。已經到了一層秋雨一層寒的時間了。而且東北的冬天來得早,十月估計就要下雪了。

滿打滿算不過一兩個月,五十到六十天。這短短一段時間,能做什麼?古代戰事節奏很慢的。

估計大軍能在鴨綠江畔集結,就已經不錯了。

但是藍玉這急匆匆的搞定一切,已經掛上了徵東將軍的頭銜,一副馬上要動兵的節奏,何夕也不能說,這是一個意外事件。何夕心中轉了一個圈,淡淡地說道:“我沒有想過這麼快,我以為今年冬天朝廷能透過,就已經很快了。明年開春了正式動兵不遲。”

藍玉屈指一算,說道:“時間是有一些不夠。不過,這不是我們不動手的理由。總是要先打一打的。要給朝野上下一個交代。這也是我來的原因。打仗有些時候,固然是急不得的。但是有些事情,也要為後方打。我的意思你明白嗎?”

何夕自然明白,就是所謂的政治仗嗎?朱元璋力排眾議下令出兵,前線總要有一些勝仗,讓朱元璋臉上有光不是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