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零六章 宣詔爪哇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,明白何夕的意思。大炮這東西在船上太明顯了。根本隱藏不住。時間長了,爪哇定然知道,大明這裡有大火炮。雖然說,而今何夕等人剛剛到了南洋,但是對爪哇水師並不是不瞭解的。

畢竟,他們不瞭解,有了解的人啊。

爪哇水師船隻眾多。但是都比較小。這也與這一帶風平浪靜,一個小木筏都可以遠航的海洋氣候有關係。甚至能動輒一千多艘船隻。船多並不代表戰鬥力,他們更多的是依靠,撞船,跳幫,肉搏來取勝。

而大明水師作戰船隻,不過幾十艘而已。不提那十三艘炮船,大多船隻上都有火器,與強弓硬弩。更不要說,船舷高大,最少比爪哇人的船要高大許多。

雙方作戰,明軍是有優勢的。

陸仲亨說道:“如何逼?”

何夕說道:“我們一直沒有與爪哇直接溝通,不如派人去爪哇宣旨。”

陸仲亨說道:“怎麼,你準備再寫一封聖旨啊?”

何夕說道:“別說得那麼難聽,陛下早就給另外空白聖旨,不就用在今日。”

這也是為什麼何夕拿出來的聖旨只能算中旨,他拿來聖旨上面只有朱元璋的私人用印。而秘書監與內閣是寧死不敢用印的。這種聖旨偏偏外國人也就行了。

拿到大明,稍稍懂行的人,就知道是有問題的。

陸仲亨說道:“如此需要一名死士。”

何夕沉默了。他知道陸仲亨說得對,既然是激將。那麼去出使爪哇的人,凶多吉少。不過,這一件事上,由不得婦人之仁。

------

“區區小國,夜郎自大。冒犯天朝,朕秉寬大之意,待兒等請罪。豈止不知悔改,罪加一等,今命爪哇王武祿,自來南京請罪,否則,大兵一至,亡國有日,祖宗不得血食。------”

一箇中年書生,在爪哇宮殿之中,慷慨激昂。

而武祿王一點反應都沒有。

不是他氣度恢宏,而是他聽不懂。

聖旨中大量用典,對於讀書人來說,並不算是什麼。但是流落南洋的漢人,未必有這樣的底蘊,他們有些不懂,即便懂的,也不可能做到同聲傳譯的水準。

武祿王只能聽他們慢慢到來。

知道這個中年書生將聖旨讀完了好一陣子。

武祿王才算是聽完翻譯了。

只是用漢語翻譯成爪哇語,很多地方都不大好翻譯。自然有很多詞不達意的地方。武祿王有些迷糊,說道:“這是什麼意思?”

這個翻譯的漢人只要咬著牙說道:“要大王去南京請罪,否則斷子絕孫,國家滅亡。”

如果尋常事情,武祿王還算大度,但是子嗣上的事情,是武祿王的一大心病。

他的正妻如果有兒子的話,爪哇就不是現在的樣子了。

他並非不知道爪哇而今的隱患。只是讓他將王位傳給女婿,他哪裡願意?他就是缺少一個兒子。一個嫡子。

武祿王勃然大怒,說道:“欺人太甚。”隨即一聲令下,將使臣斬成肉泥。

在武祿王看來,爪哇已經很忍讓了,大明這麼大的動靜。他不是不知道,只是與大明發生衝突,他也在猶豫。或許其他人都忘記了,但是他卻沒有忘記,當年與元朝打的那一戰。

他甚至將當初的一些記錄都拿來看看,反覆權衡利弊。

這也是爪哇現在情況的原因。

這個使臣來之前也做好了準備,何夕給安家費很豐厚不說,更是給兒子有蔭官,也算上改換門庭了。所以大罵不止,直到拉到殿外斬首為止。

武祿王的怒氣依然不得當紓解。說道:“讓西王來見我。”

西王,也就是武祿王的女婿,滿者伯夷王朝未來的繼承人。也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