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一十六章 內亂之始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下,不是我的部下。同樣的道理。西王這一次大折臉面,連西王領地裡的貴族們 ,很有可能重新選擇了。
他是見識過大明的軍隊。
雖然數量並不多。但是那恍如天神之威的大炮,他根本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。
他反覆覆盤,打上一百次,估計也難以取勝。唯一取勝的辦法,就是將大明的船隊引領到爪哇熟悉,大明不熟悉的海域。也就是讓大明入侵爪哇。
但是真到了那個地步,即便能打勝仗有用嗎?
自然是沒有用處的。所得不如所失。
打不過就低頭,以圖將來。反正西王看來,大明也沒有一定要滅爪哇的意圖。
武祿王在位三十多年,內政外交乃是軍事都有建樹,甚至可以說是爪哇最有作為的大王之一。如果說他不明白其中道理。不知道該怎麼做。西王是萬萬不敢相信的。
那麼最有可能的事情。
就是這一件事情,本就不是為了大明。而是為了他。
是的,武祿王已經老了。但是這位老獅子,決定在他死之前,解決爪哇最大隱患,那就是東西兩王並立。
東王是他親兒子 ,也是武祿王想要的繼承人,而西王,是礙於爪哇的法度與現實,安撫西爪哇的貴族們的權宜之計。而今西王大敗,威望跌入谷底。正是下手的好機會。
所謂舉全國之力,西征舊港。不,他們要打的不是舊港,而是西爪哇。
爪哇分為三大部分,西爪哇,中爪哇,東爪哇。而滿者伯夷國都所在,偏向東邊,是中爪哇與西爪哇相鄰的位置上。這也說明了滿者伯夷的核心統治集團利益所在。
這也是為什麼,武祿王為什麼能安排自己的兒子當東王。
而西爪哇的利益,其實繫於武祿王王后之身,所謂西爪哇貴族不承認東王的繼承權。為了維繫爪哇統一,武祿王才退讓了。
而今他覺得不用退讓了。
西王想明白這一切,一瞬間整個人如墜冰窖。不知道該如何應對。
西王也是弱手。
畢竟他不是武祿王的兒子,而是武祿王的女婿。兒子是不能選的。女婿是可以選的。西王本身就是西爪哇大貴族出身,經過了層層挑選之後,才娶了公主。
最後,才成為西王。成為西爪哇貴族的代表。
但是即便如此,西王而今也沒有想出什麼辦法。
首先,武祿王雖然老了,但是幾十年的積威,即便是西爪哇的貴族們,也是心生敬畏的。而武祿王以西征的名義,將滿者伯夷大軍,與東爪哇的軍隊安排在西爪哇。
他也找不到拒絕的理由。
畢竟,舊港在爪哇之西。
不來西邊,怎麼進攻舊港?
武祿王雖然都是藉口,但也無懈可擊。
爪哇畢竟強盛近百年,談不上戰無不勝,但也沒有敗得這麼慘的。從理智上來說,自然是和平對誰都好。但是就民意來說,他們自然想繼續打下去了。
西王即便不支援,也不可能反駁武祿王的決定。
除非掀盤子,刀兵相見。否則西王沒有任何辦法。
但是在舊港之敗前,掀盤子是可以的。畢竟如果西王沒有掀盤子的力量,武祿王怎麼可能將繼承人的位置給他。但是而今不一樣了。
之前大敗,士卒損失還在其次。最重要的是聲望。很多原本支援西王的人改為中立。甚至走到反對的一方。畢竟,南洋這個地方,一切都以實力說話。
沒有實力的人,是不會得到尊重的。
這就是為什麼,中國古代從來有太子不典兵的傳統。武祿王讓西王負責對大明的戰事一開始,就沒有安好心。
而今不過是圖盡匕現而已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