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八十三章 南洋戰略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弱的情況,暴露無遺。這才有而今的兩難之局。不動武,則南洋所有利益都不在了,影響剛剛開始改革,與大明朝廷局勢。動武,明顯是力有不能及, 爪哇又是大國,一旦有變,更損大明威嚴。
大明固然是名將如雲,但是在海戰之上,卻實在不知道該寄此任於何人。能孤軍萬里滅萬乘之國?
姚廣孝思量好一陣子,又聽何夕自己的總結分析,先是安慰何夕說道:“大人,言重了。天下之事,本來就有權變虛實之術,固然堂堂正正之師,天下無敵。然後我輩不過彈指幾十年,真寄希望如此,恐怕到白髮蒼蒼也沒有什麼功業可言。天下大事,從險中求者,不知多少。只需記得,能承受得起代價,未必不能做一下。”
隨即姚廣孝沉吟片刻,說道:“其實,此事並非無解之局。”
何夕說道:“願聞其詳。”
姚廣孝說道:“如果存了一戰平爪哇。就走了死衚衕的。以大明而今的海上軍力,一戰而平爪哇,幾乎不可能, 除非有霍去病。李靖之才,生於海上。否則想都不要想,都不是正常兵家要想的事情。”
“只是如果換一個思路,那就有解了。”
何夕說道:“什麼想法?”
“徵爪哇,而不戰於爪哇。”姚廣孝說道。
何夕一時有些迷糊,暗道:“打爪哇,不戰於爪哇,又在什麼地方動手啊?”
姚廣孝說道:“大軍臨南洋而不戰。”
何夕先是一愣,不知道姚廣孝葫蘆裡賣的什麼藥。但是聽了這一句話,不由擊節道:“妙啊。”
這分明是假道伐虢之計。
看似打的是爪哇,其實不是。打的是南洋。
大明一切問題,就是在南洋沒有軍事存在。如果大明在南洋有軍事存在,不僅僅依靠所謂的軟實力,那麼南洋各家,還敢小窺大明商人,說不定有軍隊做背景,大明在南洋的利益版圖,會擴張很多。
姚廣孝補充道:“我看爪哇於南洋擴張迅速,幾十年之間,南征北戰。南洋小國豈不畏懼?我大明持反爪哇之旗號,自然成為這些小國的主心骨。再者,如越南, 占城這些國家,距離大明近而爪哇遠。大人可以令鴻臚寺派人召集南洋小國使臣,令各國出兵。當然了,皇帝不差餓兵,在其他地方補償一二就行。”
“如此一來,朝廷只需派一支精幹水師,帶一兩萬精銳之軍,於南洋安營紮寨。讓爪哇攻之不克。將與爪哇的戰事長期化,就再好不過了。”
何夕說道:“為何?”
姚廣孝冷笑說道:“如此一來,一來不會妨礙朝廷大計,一兩萬精銳之軍,一支精幹的水師。不會影響朝廷北伐,畢竟不說別的,而今單單是海關所繳納的賦稅,就能負擔起大明海外用兵的費用。”
“二來,將戰事長期化,可以將南洋分成兩個世界,一個是爪哇的南洋,另外一個是大明的南洋。而戰事長期化,先堅持不住的不是大明,也不是爪哇,而是南洋諸多小國。到時候,自然能將這些勢力,當成大明紮根南洋的養分。”
“最後,待北方已定,朝廷大發舟師。犁庭掃穴,滅此群醜,夷爪哇一族,更是能以其地為南洋之根本經營。”
“如此南洋就是大明的南洋了。”
何夕聽了,倒吸了一口涼氣。他不知道,歷史上姚廣孝在朱棣面前出過什麼樣的毒計。但是這個戰略,看似光明正大,實際上陰損之極。一戰之下,南洋能不能成為大明的南洋,還是未知數。但是南洋不死上,幾十萬上百萬人。就稱不上姚廣孝的毒計。
雖然說,國家之爭,無所不用其極。但是一策之下,流血百萬,浮屍千里。還是讓何夕大吃一驚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