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六十九章 落地生根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六十九章 落地生根

何夕離開曹國公府依然不能回家。

需要進宮。

何夕進宮之後,並沒有馬上見到朱元璋。而是在乾清宮自己曾經的宿舍之中更衣洗漱之後,才見到了朱元璋。

朱元璋的眼睛依舊是炯炯有神,他面前,依然堆滿了怎麼都看不完的奏疏。朱元璋自己其實是一個閒不下來的人。即便有了秘書監為他分擔很多政務。他的日常工作時間,依然大滿貫。從早上睜開眼睛,到夜深人靜的時候。

比之前,並不少多少。

朱元璋見何夕過來,他頭也不抬地。說道:“坐。”依然在看著奏疏。

何夕行禮坐下之後,朱元璋問道:“文忠情況怎麼樣?”

何夕說道:“兒臣慚愧,實在不知道。”

朱元璋心中嘆息一聲,對於這個結果,他是早有預料的。但是內心之中難免失望,他說道:“你今年在外面跑了大半年,有一件事情,你大概不知道吧。安慶有了。好幾個月了。大抵明年春天生產。”

何夕感覺好像一股電流從腳跟直衝腦門。朱元璋說的話都有些聽不清楚了。

何夕算算時間,正是他從江南去遼東之前的事情。內心之中五味雜陳。好像有無數想法,而這無數想法交匯在一起,好像什麼想法都沒有了。大腦一片空白。

只有一個念頭,暗道:“我要當爸爸了。我要當爸爸了。”

好一陣子,何夕才回過神來,說道:“為什麼沒有送信給我?”

朱元璋說道:“剛剛懷上的時候,坐胎不穩,是不能亂說的。後來差不多了。你的行蹤一直不固定。密奏都停了一陣子,很難找到你。這一次召你回來,就是讓你在家裡好好待著。等孩子生下來再說。”

何夕說道;“多謝父皇。”

何夕口中說謝,心中卻有些犯難。

陪著老婆孩子,何夕自然是願意的。但是他知道,大明做事的節奏,不,應該說整個農業時代地做事節奏,與工業時代沒有辦法比。很多事情都是按年為時間推進的。

何夕這耽擱小半年,整件事就要往後推大半年,甚至一年。

這讓他有些不甘心。

畢竟,這種節奏,讓適應工業時代高效率的何夕十分不舒服。

朱元璋似乎看出來何夕的想法,說道:“放心,天下事情不是沒有你,就沒有人能做了。你這個弟子不是做的很好嗎?”隨即朱元璋將一封奏疏遞給了何夕。

何夕雙手接過,卻是東勝衛的一封奏疏。上面是為黃子澄表功的。說明黃子澄在河套的兩年之中,開溝壑,修田畝。因地制宜,提出了馬耕。開田數百頃。去歲已經豐收。雖然因為馬耕的緣故與地力的緣故,每畝只能產一石糧食。但依然收糧數萬石。當東勝衛消耗的一半,而且今年更是要開墾更多的田畝,預計在三年之內。東勝衛自給自足。

何夕其實時常接到國子監弟子的書信,尤其是他帶過的那一班弟子。自然知道黃子澄的進展。黃子澄所面對的困難,比較簡單。畢竟漢人作為農耕民族,將技能點都點在農耕上面了。

只要確定河套地區可以耕種,那剩下的事情就不難了。

至於馬耕這也是很成熟的技術,唯一的問題是馬耕比牛耕淺,單位畝產比較低。但是河套地廣人稀,豐州灘兩岸有足夠的荒地,可以不像江南那樣追求單位畝產,推行精耕細作。

將一套成熟的方案推行下去,這難不倒黃子澄。當然了,這也有何夕託人給東勝衛指揮使打了招呼的原因。

何夕倒不是要東勝衛指揮使多照顧,做少讓他明白,黃子澄是有後臺的。不要隨便拿捏。

但是讓何夕更擔心的是練子寧。

練子寧在大寧依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