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六十七章 召還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子。都是朱元璋最信任的班底。

在起兵以來,也是為朱元璋下死力的人。蓋因他們與朱元璋關係太過親密。如果朱元璋倒臺了,他們每一個都很難活命。

李文忠不過三十多歲,就成為一方主帥。固然有朱元璋的提攜,但也有李文忠的拼命。這種拼命不僅僅是戰場上的廝殺。也是爬冰臥雪,身先士卒。這種年輕時候,有多逞強,上了年紀之後,就有多受罪。

李文忠的身體,是年輕時候還沒有好徹底的傷勢多年之後,成為陳年舊疾之後,一股腦爆發出來了。戴原禮也束手無策。單單一樣病,戴原禮還能搞定。但是這各種情況糾結在一起,盤根錯節,根本無從下手。

朱元璋說道:“真沒有辦法了嗎?”

戴原禮說道;“臣能做的,就是儘量維持曹國公的性命,拖一天是一天。至於其他的就不好說了。”不過,戴原禮好像想起來什麼,說道:“或許有一個人有辦法。”

朱元璋說道:“何人?”

戴原禮說道:“何駙馬,老朽行醫一輩子,唯獨他是老朽看不透的,老朽治不了的病,天下名醫來了,也沒有辦法。倒是何駙馬那裡有沒有辦法,老朽卻是拿不準的。”

這是實話。

在戴原禮看來,何夕簡直就是一個謎團。

朱元璋倒是知道,何夕大概是沒有辦法的。

何夕所有的醫術,其實就是那幾板斧而已。畢竟何夕也不是學醫的。而今即便是學醫的。在沒有後世所謂的器械支援之下,所能做到的事情,也是相當之有限的。

不過,朱元璋升起了召何夕回來的想法。

一來,東南海上事務,這幾個月之內,已經辦得差不多了。何夕在遼東也沒有什麼用處了,不要避風頭了。反而海上事務的整體把握,還少不了何夕。

二來,對於李文忠的病情,朱元璋還是存了萬一的想法。

他覺得何夕沒有辦法,那萬一有辦法能挽救李文忠的性命?畢竟朱元璋雖然看了不少東西哎,讀了不少書。但是他對未來的瞭解,還是相當片面的。他也不確定,何夕是不是真的沒有辦法。

三來,遼東事務,還有北伐等事務,他也想聽聽何夕的想法。

總之,朱元璋有些不習慣沒有何夕在身邊的日子。

朱元璋說道:“徐正。”

徐正立即從後面過來,說道:“奴婢在。”

朱元璋說道:“傳我口諭,令何夕立即回京。”

徐正說道:“奴婢明白。”

------

朱元璋的聖旨,何夕自然不敢違背。

只是何夕從遼東回來的時候,已經是北風呼嘯了,落葉紛紛的日子了。

何夕還是從海路回來了。畢竟北風起後,不過十幾日工夫船就從旅順回到劉家港之中,何夕到劉家港之後,並沒有直接回南京,他還要做另外一件事情。那就是將他拖過來的大木賣出去。

一共有一百多根大木,最小的一人合抱。比這個再小的樹木,何夕根本沒有興趣讓人砍伐。賣不出價格來。

姚廣孝跑了一圈,找來好幾家木材商。

這些木材商們,圍繞著這些大木,唇槍舌戰。說什麼。這是鹽浸木。也就是從海水之中跑過的木頭。質量不好云云。

這倒也沒有錯,不管是順流直下,在出海口攔截住,還是相當多的木材,都是做成木排固定在船後面,被船拖著到江南。這種辦法節省噸位,也很容易。

畢竟這樣大木,一根最少幾噸重。而大明船隻載重並不多,搬上搬下很是麻煩。還不如在水裡直接拖過來。只要不遇見大風暴,多綁幾根繩子,是不會出什麼問題的。

當然了,這些木頭也就成為鹽浸木了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