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七十四章 國子監的問題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七十四章 國子監的問題

劉崧已經不能下床了。不精神還有一些。最少不是不能正常交流。

何夕與姚廣孝坐在劉崧床前。雙方寒暄了幾句,就進入正題。

劉崧咳嗽兩聲,說道:“幾年前我得了一場大病從吏部尚書位子上退下來,本以為要死了,卻不想上天又給了我幾年壽命,而今看來,老天要收我了。我不知道能苟延殘喘幾時,國子監祭酒這個位置,你們有沒有人選啊?”

何夕說道;“劉老大人,何出此言,您一定能長命百歲的。”

劉崧說道:“不用在我面前說這樣的客套話。說吧,人選是誰?”

何夕看了一眼姚廣孝,姚廣孝說道:“是宋訥之子,宋麟。”

“宋麟?”劉崧思忖片刻,說道:“果然是好人選。宋麟這一兩年在滑縣可沒有少推廣你的學問。並按你的套路做了很多考證,提出重建枋頭。”

何夕說道:“枋頭之戰?”

劉崧說道:“對,就是桓溫敗北之處,就在滑縣附近,他考證了當地水系來龍去脈,提出修一條運河,以黃河通衛河,連通南北。行文用句,都是按你當初的模板來的。”

何夕一時間,不知道該高興還是不高興了。

高興吧,宋麟而今也算是改換立場了。算是自己人了,不知道是當初給的面子,還是姚廣孝這些日子做的功課。但是何夕對這個運河方案,很不願意。

無他,海運與漕運是有衝突的。

何夕不是不知道整理內河航運其實也很重要的。海運與河運有衝突的地方,但是雙方也都有不可替代的地方。但是時機很重要。何夕而今正想擴大海運,而宋麟弄出一個運河方案,雙方衝突了。

更麻煩的是,何夕未必能說服宋麟放棄。

無他,站在宋麟的交代也是不能放棄的。因為運河連通南北,運河所過之處,就成為交通要道。後世明代修漕運,就搞出一道沿運河經濟帶。非常繁華,甚至能與江南相比。

宋麟不可不為本鄉本土的百姓著想的。

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慣例,哪個地方出了大官,就要為當地爭取利益。這一道運河的利益太大了,宋麟不可能不爭取。

一時間,何夕有一些幸福的煩惱。

自己手下人太少了,那是缺人的煩惱。但是人太多了,因為政見了。利益了。等等原因,會自然分化出派系出來,今後利益相沖的地方還有更多。何夕要調解矛盾,平衡各方。

這裡面的煩惱,還有更多。

劉崧說道:“既然如此,我上遺折的時候,會推薦宋麟的。”

何夕說道:“多謝老大人。”

如果他們想辦法將宋麟推上去,還要費些功夫,但是如果劉崧臨終舉薦。那就容易太多了。

劉崧說道:“我也有一事相求。”

何夕說道;“老大人儘管說,只要我能做到的。一定辦到。”

劉崧從袖口之中抽出一份名單,遞給了何夕說道:“人老了,念舊,這都是家鄉的可造之才。只是而今天下都是浙西與淮西的天下,這些孩子沉淪下僚不能出頭。還請駙馬今後提攜一二。”

何夕接過一看,楊寓,解家兄弟,等等幾十個人。都是江西后起之秀。

何夕對於劉崧這個要求,有些出乎意料,但也有些理解。

劉崧對於自己身後之事,其實並不是太在乎的。前文也說過,劉崧是一個清官,即便而今身邊的擺設,也不過一些木器而已,連瓷器都少有。但是他愛惜人才,最喜歡提攜後輩。

或許這也是為劉家後人積累下最重要的寶物,那就是人脈。

但是不管怎麼說,何夕對這份名單裡面的人物,有些還是聽過的。比如解縉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