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六十一章 皮毛貿易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六十一章 皮毛貿易
何夕掩卷沉思。
只能將那些長遠的計劃完全拋棄,想眼前的問題。
眼前的問題是什麼?那就是擴充海運規模。可以說,在遼東囤積的糧食越多,發起對納哈出的攻擊也就越快。但是官方的實力是有限的。維持而今的船運規模。已經相當不容易了。
讓朝廷下令,增加海運船隻,這是一個辦法。
但是這個辦法,誰都可以做。何夕反而不能。
這會影響到何夕在朱元璋心中的印象。因為大明的官員遇見這個問題,也會一樣的做法。如果何夕真是如此,那麼怎麼顯示出何夕接受過六百年後教育的先進性?
或許朱元璋不會這樣想。
但是何夕不得不擅自斟酌。
何夕很清楚,自己為什麼被朱元璋看重,而不是別人。大抵是就是他帶著六百年後學識,已經看事物的不同角度,與解決問題的不同辦法。這是他在朱元璋內心之中的標籤與人設。
何夕最好是維護好這個人設。而不是相反。
何夕將這些資料放在一邊,心中暗道:“或許只能與葉旺好好好談談了。”
葉旺畢竟在遼東十幾年了,對遼東的瞭解一定比自己走馬觀花的調查要深。
------
“遼東土產?”葉旺聽何夕問這個。心中轉了十幾個心思,下意識覺得何夕是在索賄。他心裡雖然有些鄙視,但是表面上不敢有一絲外露,他沉默了一會兒,說道:“遼東地處偏僻,乃是苦寒之地,並沒有什麼土產,不過皮毛,東珠,海東青,以及一些名貴藥材。不過,遼東苦寒,軍戶耕作不易, 少有進山之舉,唯有本地土著,才有這些東西。特別是女真等部,多有產出,漢人反而沒有多少。”
之所以如此,是文明程度決定的。
漢人,不管是從關內遷徙過來的漢人。還是曾經是女真人渤海人等等,現在在大明軍戶之中,也算是漢人。畢竟他的生產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。
自從朱元璋下金陵,令康茂才主持屯耕開始。大明衛所制度之中,早就蘊含了一套完善的耕種體系。不管是什麼人,在這個體系之下,能要老老實實地耕作。
也就是不管曾在這些人是放牧的還是做別的什麼的。在衛所體系之中,就要老老實實為耕作而努力。
既然在土地裡賣力氣。什麼皮毛,什麼東珠,什麼海東青,還什麼名貴藥材,這些東西是能從地裡長出來嗎?能在平原人口密集的地方找到嗎?不,土裡面長出來的只有糧食。
這年頭,藥材還沒有人工養殖的。
即便有種藥材的萌芽,那也是在南方,而不是在這裡。
而女真人,已經分散在長白山內外,各個部落,他們的文明程度,更近似於採集問題。有耕種。但是比刀耕火種高明不到哪裡去。更多的是依靠打獵等等手段,維繫生產。
於是,海東青是他們打獵的好幫手,也是打獵的副產品。東珠要從海里,河裡採摘。皮毛更是打獵的副產品。
當然了,如果說下面衛所軍戶之中一點都沒有。卻是假打的。
畢竟剛剛說了。遼東這麼大的地方,才有三十幾萬人。而後是一個大連市,就不止這麼多人了。可見地廣人稀到什麼程度,是的,還有一些百姓藏於深山老林之中,不敢冒頭,還有很多其他部落什麼的。也沒有統計。
但即便多出十幾萬,又怎麼樣?還是地廣人稀。
這可是豺狼虎豹出沒的好地方,在這個時代的遼東,小孩子一個不注意,被老虎叼走了,被老鷹抓走了。被狼給偷了,這可真不是都市傳說,而是實實在在的事實。
所以,村民們打擊野獸也是自然而然的。當然沒有那些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