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六十三章 鴨綠江兩岸的情況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六十三章 鴨綠江兩岸的情況
何夕的判斷涉及葉旺的盲區。
對於打仗,葉旺是幾十年的行家裡手,什麼樣的情況都有預料。但是而今何夕說的內容,對於葉旺來說,簡直是天書一般。
但是他也努力地理解並給出自己的解釋,說道:“何駙馬,以我之見,鴨綠江兩側比起遼河要好上很多,一來鴨綠江兩岸多老林子,其中大樹特別多,其次,鴨綠江水流湍急,木排從上游下去比較容易,再有就是遼河上游不是沒有老林子,但是從上游放排時間有些太長了。而且遼河很長一段地方水流緩慢。恐怕木排滯留在河灣之處,反倒是鴨綠江上,順流之下,能夠出海,而且在鴨綠江出海口附近,多有小島,辦事也方便。”
“只是有一點問題。”
何夕沉著地聽著,對於葉旺說得有些事情,他也贊同,比如遼河的情況。
以他從遼河逆流而上來看,遼河下游,特別是臨近出海口這一段,多是在平原地區,水流緩和,水道蜿蜒曲折。木排在這裡不好辦。很容易出現葉旺所言。而且從遼河下游一直到瀋陽這一段,遠眺倒是能看見鬱鬱蔥蔥的大山。但是望山跑死馬。不知道有多遠。
至於鴨綠江那邊,他雖然沒有看過。但是依稀記得,鴨綠江上游山脈是比較多的。甚至他還依稀記得,即便是在後世,偶爾還能看見朝-鮮人在鴨綠江上放排。
何夕說道:“只是什麼?”
葉旺說道:“只是鴨綠江以東,雖為大明領土,但是這些年來,朝廷對遼東支援不足,下官無能,只能經營鴨綠江以西,至於鴨綠江以東,每年派士卒千餘巡視而已。甚至不敢深入。高麗雖為臣屬,其心莫測。數次東巡,總共活百姓兵丁萬餘人,皆在鴨綠江以西安置。如果朝廷要經營鴨綠江了,兩岸之林場。恐怕不能不操心一下高麗。”
何夕一愣,心中暗道:“等等。鴨綠江不是中國與朝-鮮的界河嗎?”
畢竟抗美援朝,就是以跨過鴨綠江為開始的。何夕對此印象深刻。此刻葉旺忽然說出這樣的話,一瞬間讓何夕不知道作何反應。不過,何夕的城府也練出來了。說道;“說說高麗是什麼情況?”
葉旺也不疑為他。將高麗這些年的情況,了出來。
前文說過,高麗與元朝有特殊關係,高麗女人在元朝當皇后,元朝對高麗有著特殊的影響力。但是成也如此,敗也如此。
正因為元朝對高麗有著特殊影響力。高麗內部對元朝有一股反對的暗流。原因很簡單,元朝對高麗的特殊影響力,本身就是為元朝服務的,而不是相反。
在元朝強盛的時候,元朝對高麗予取予求。幾乎將高麗當成行省來看,但是元朝在中原的統治被大明摧枯拉朽推翻。高麗人也奮起反抗。將元朝特權一掃而空,轉頭投向大明。成為大明的藩臣。
這一段時間,算是高麗與大明的蜜月期了。
既然是蜜月期,那就是好景不長。
做出這一切的高麗王王祺。被人推翻。然後高麗的親元派上臺。畢竟元朝與高麗這麼多年的關係,不會因為王祺一個人全部推翻的。更不要說王祺在內推行改革,得罪了一大票高麗權貴。
於是,親元派殺了王祺,甚至殺了大明派往高麗的使臣。
不過,正如之前所言。大局為重。大明在遼東的局面很是薄弱,面對北邊的強敵,如果高麗再發難,遼東將面臨很大的困難。
所以,這一件事情壓下不表。
至於大明在鴨綠江以東的土地,準確地來說,應該是元朝在鴨綠江東的土地。
明朝號稱繼承元朝版圖,故而元朝在鴨綠江以東的土地,就是大明的土地。元朝在鴨綠江以東有一個雙城總管府。就在門圖江以南,鴨綠江以東。也就是現在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