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五十五章 遙望遼東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五十五章 遙望遼東

雖然說,湯和平定東南,但是海上的賊寇,還真是張赫殺了大半。立下許多功勳。從南洋到東海,甚至一度出現在琉球以東海域。張赫雖然從步卒出身,但是大半功業在海上。

可以說戰功赫赫,以至於封侯。而且所封的是航海侯,這個名號,千古之下,也是少有的。

但是這樣一個人,卻說出這樣喪氣的話。不能不讓人深思。

有些話,是萬萬不能給朱元璋說的。但是張赫其實也意識到,他追殺越急。絞殺力度越大。海上貿易量就越少,單位利潤就越高。其實海運昌盛的時候,就靖海商號那一些貿易量,遠不能有那麼高的利潤。

而利潤越高,自然會讓人冒著殺頭的危險,也要進行。

這好像是一個死迴圈了。他抓得越緊。就越有不知道多少人,為了這一件事情冒頭出來。而大海偏偏是一個非常廣闊的環境,延綿數千裡的海岸線。想要肅清。他手中的人手,再翻數倍,乃至於數百倍,也是不可能的。

張赫或許對背後的經濟原理。並不瞭解。但是對整個局面,是有所把握的。

何夕說道:“這樣的事情,每一次都海運都會有嗎?”

張赫說道:“說每一次都會有,過了。但是三五次都會碰見一次。大多數時候都是這樣的。我也不是沒有追殺過,誰知道他們會不會搖身一變,成為高麗水師?”

何夕一愣,說道:“高麗水師,不是倭寇嗎?”

張赫說道:“你也看了,除非近距離登船,否則這船上到底是什麼人?誰知道。不過一面旗幟而已。而且最近高麗亂的很。他們那些水師,早就無人約束了。做些什麼不是很正常的?”

兵匪一家,越是亂世越是如此。大明剛剛從亂世之中走出來,對於這樣的情況,張赫早就見怪不怪了。

何夕忽然想起,而今朝-鮮還不是朝-鮮,而是高麗王朝,似乎還與北元眉來眼去。高麗王朝,一直與元朝關係密切。朝-鮮女人在北元當皇后。高麗王朝,與北元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。而今北元不在了,高麗王朝統治也有一些維持不下去的。

國內關係是相當混亂。

何夕再次感覺到遼東都司不容易。

因為從戰略上來看,遼東地區是大明對東方的一個突出部。而今大明遼東都司,僅僅有遼河流域幾個衛所而已。北邊是納哈出的北元遼陽行省。東邊是態度莫名的高麗王朝。

與大明聯絡也僅僅有一條遼西走廊,還有海運而已。

也幸好去歲大破元朝,將漠南草原納入管轄之下,大明通向遼東又多了一條路,那就是出關到大寧,然後繞道遼東。何夕還記得,去歲一戰,遼東都司也出兵了。

這也是今年往遼東大量運輸糧食的原因之一。

何夕問道;“此事上報朝廷嗎?”

張赫沉默不言。

何夕頓時明白,那就是不上報。

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。朝廷上對海運一直有反對之聲。主要是從海運浪費,與不可靠等等方面說。如果再加上倭寇,又有了海運不安全。但是張赫而今負責海運,他不僅僅要為自己著想。也要為自己麾下一萬多兄弟們著想。靠山吃山。靠水吃水,靠海運,也就吃海運的。

當然了,這種從中揩油。算是封建王朝的常態。畢竟即便改為漕運也一樣,漕運成為百萬漕丁衣食所繫。是萬萬動不得的。

或許,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可笑?

漕運與海運都有問題。但海運影響的人少,不過是長江口幾個衛所長期服役而已。影響的人少,所以能廢。漕運影響的人。所以不能廢。

只是很多人只看見表面,以為海運真是完美無瑕的解決方案。其實海運最大的優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