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十八章 脫因帖木兒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,就是松花江上游,剛出長白山出來, 距離遼河最近的地方,也就是明人造船轉運糧食的地方。”

這個地方,從後世地圖上來看,應該在長春市境內,但是實際上,古今差別之大,不知道該如何描述了。所以只能圈定一個範圍,而不是具體地點。

脫因帖木兒陷入沉思之中。

他首先想到的,這是不是馮勝的陷阱。

他與馮勝老對手了。對對方的風格,用兵習慣,都不需要再熟悉了。故而,他才不敢輕易相信,大明準備在這裡築城。而今即便是,他也未必要下手。

他要再等一等,再看一看。

脫因帖木兒說道;“繼續探查,看明人退兵了沒有。對了,派幾個人遠遠地盯著這裡。看他們是真築城,而是假築城。”

------

三根繩子綁在一塊原木上,三人同時用力,就將原木給高高地拋起,然後重重地落在地面上,這就叫打夯,用來建立地基的。也是修建城池的第一步。

在何夕的安排之下,葉旺調集了兩個衛所。在這裡修建一個城堡。大抵長寬都一里的四方城,與外面的松花江碼頭相互聯絡,成為大明在松花江流域第一站。

藍玉看著這樣的場景,對何夕說道;“我看你是來真的。”

大軍已經開始撤退了。而藍玉是撤退的第一批。原因很簡單,藍玉功勞太大了。總要讓給別人的。藍玉留在後面也不可能有仗打的。藍玉索性就先走一步。

故而第一批透過遼東回到大明境內。

也是何夕建立起的糧道,讓馮勝改變了計劃。決定沿著松花江南下,進入遼東。然後回到北平,再決定如何回到各軍駐地。

何夕說道:“永昌侯說得對。我正有此意?不知永昌侯意下如何?”

開發東北,是何夕一直以來秉承的目的。這一次松花江之行,讓何夕更加感覺到了東北的富饒。雖然而今的東北,並沒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,但是廢物的黑土地,足夠讓人垂涎三尺了。

雖然說,何夕也知道,大明整個北方都缺人,嚴重缺人。但是朱元璋不是已經有了計劃了。高麗五百多萬人的。足夠做很多事情了。

面對如此捉襟見肘的勞動力。何夕不知不覺地,也不覺得朱元璋的計劃,有什麼不好的了。

只要給他人,何夕不管這人是從什麼地方來的。甚至何夕覺得,與其在高麗為人奴婢。還不如來大明當自由民的。

藍玉說道:“我有什麼意見?當然沒有意見。放心吧,高麗的人丁,我給你弄過來。”

藍玉這一句話 ,好像是看透了何夕的心思一般,讓何夕渾身一震。讓何夕說不出話來。

藍玉見何夕的樣子,哈哈一笑,說道;“上次我回京的時候,陛下親自交代了,在此戰之後,任我為徵東將軍。有這個口風在,我才在一直觀察你。覺得你這個人還行。怎麼樣,你什麼時候準備好?我已經等不及了。”

何夕說道:“怎麼可能準備好?這一場大戰下來,遼東幾乎每一個男丁都動用了。今年春耕, 只是老弱病殘在做。我已經儘可能消減人手了。還配很多新農具,下面才保上來,大抵不會影響太大。”

“其他方面就不用說了。今年估計是打不了了。”

藍玉說道:“你要抓緊了。因為,我如果沒有猜錯的話。明年還有一場大戰。”

何夕有些奇怪的說道:“明年,我怎麼沒有聽到風聲?”

以何夕的地位,前線動兵,他一般是知道的。最少不會隱瞞。

藍玉冷笑一聲,說道:“不是你放出的風聲?你如果不說元廷的位置,這一戰或許能晚上一陣子,但是你既然提醒了,誰不想立這個不世之功?”

“你放心吧,明年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