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九章 取暖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一個冬天,不,半個冬天。何夕就領悟了開發東北的最關鍵的問題,那就是禦寒。其實東北本來就冷。古代保暖手段不足,更是冷得要命。
請記住這個要命,不是誇張。而是很現實的描述。不說東北,就是北方也常常凍死人。東北就更不要說了。
不解決這個問題,人在東北生存就是問題。更不要說生產生活了。
不過,解決這個問題,即便有後世的方向,何夕也要下很多功夫。火道,或者說火炕。在很早以前就有原型了。但是一直沒有大規模推廣,有很多的原因,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太耗柴火了。
所以,一來要改善火炕的設計,儘可能讓節省燃料。二來,就是大量的廉價的燃料。也就是煤。
雖然,葛天工等人都有開礦的經驗。有足夠的人手,能開出大量的煤炭。但是在何夕看來,依舊是不夠。只是這些問題,就要留到之後解決了。
馮勝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深談,他固然知道北方禦寒是很重要的。但是這並不是他要負責的事情。
馮勝開始問何夕這幾個月備戰的情況。
何夕事無鉅細,一一道來。
比如,在瀋陽以北建立了好幾個糧倉。只要一聲令下,就能將大批糧食運輸到關外去。這個關外是鎮北關之外。也就是送到吉林省地界。還有準備了郎中,請太醫院派人,在瀋陽培訓了千餘人手。能夠簡單治療外傷而已。
並且修建了瀋陽鐵廠。而今生產量還比較小,但是多是箭矢,工具為主。箭矢是消耗品。而且是騎兵用的最多。幾乎是給多少也不夠用那種。而工具是各部擴寬道路,修建城池。都需要的。
還派了不少,打扮成韃子,打探遼東到肇州的道路如何。
等等。
反正何夕將自己想到的,能做的都已經做了。一邊說,何夕還拿出一幅地圖來,正是何夕以後世的地圖為藍本,然後以自己觀察,與派出斥候偵察的結果,加以修正的結果。
馮勝看了一眼,就被迷上了。
他何曾看如此精細的地圖,很多地方,他雖然不清楚是什麼意思,但從整幅地圖中,被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震驚,不明覺厲。
好一陣子,馮勝才說道:“這地圖,是哪裡來的?”
何夕一愣,眼神微微一飄,說道:“是大內的地圖,怎麼國公沒有想陛下申請?”
馮勝一愣,說道;“大內有這樣的地圖?”
何夕強詞奪理說道:“是國公沒有問吧,這些年錦衣衛也做了一些事情的。”
一時間馮勝將信將疑。到了馮勝這個地位,整個大明軍事領域,對於他是沒有秘密的。他一直用的是五軍都督府繪製的地圖。以為是最精準的地圖了。畢竟,繪製地圖的時候,各地方都有任務。可謂聲勢浩大。
馮勝不覺得,大明還有比五軍都督府還要精確的地圖。
何夕說是錦衣衛繪製的。他有些不相信。
不是馮勝懷疑錦衣衛的能力,畢竟錦衣衛都是朱元璋的親衛出身,當年也是跟著朱元璋出生入死的。最少還沒有形成後世覺得錦衣衛是間諜機構的印象。
說錦衣衛有繪製地圖的能力,馮勝相信。但是錦衣衛能繪製如此詳盡的地圖,馮勝覺得不可能。
蓋因,這個時代沒有高科技繪製地圖的手段。幾乎是要靠人,一步步量出來的。而大明地域廣闊。繪製精確的地圖,根本就是浩大的國家工程,即便新中國第一幅詳盡的地圖,也用了十來年的時間才繪製出來了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